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09-09-08期 第第20版版:文化新闻

圆明园复建古桥惹争议

专家称损坏废墟之美

本报综合报道 圆明园九州景区2008年底整修开放,景区内三座古桥的复建备受学术界关注。目前棕亭桥基本完工,在遗址废墟上,这座崭新的桥格外显眼。同时,这也引来著名专家、中国社科院教授叶廷芳的质疑,他表示,九州景区复建的古桥应该拆除,因为其破坏了圆明园本身的“废墟之美”。圆明园管理处表示,复建工程得到了文物部门的批准,修缮过程中也严格遵照了历史资料。 现场复建三座古桥尚未完工 九州景区位于圆明园西部,整个景区依照天下分九州的含义,由9个岛组成,分别代表九州,总面积约70万平米。2008年7月底,经过4年整修的九州景区对公众开放。 开放之前,在九州清晏岛东南、西南残存遗址上,圆明园按原貌开始复建造型古朴的如意桥、南大桥、棕亭桥。 与其他景点相比,九州景区游客较少,各个岛屿之间通过棕色的木质便桥相连,部分便桥桥面已经出现裂痕,有木头也已经糟朽。据介绍,景区共12座便桥。 和便桥相比,复建的三座古桥要显眼一些。棕亭桥刚完工,新刷的油漆闪闪发亮,这也是该区域内唯一的一座有亭子的桥梁。另外两座复建的古桥如意桥、南大桥则是石桥,目前尚未完全完工。 专家复建损坏圆明园废墟之美 中国社科院教授叶廷芳就对这些古桥的复建提出了质疑。在他看来,圆明园这样的遗迹,承载更多的应该是历史警醒,而新复建的工程正在破坏这样的废墟感。 “圆明园一旦提出申遗,这些复建工程必然成为障碍。”叶廷芳说,圆明园是否应该复建的问题已争论多年。而他坚持认为这个昔日的皇家园林,其本身的价值已经死亡,而重新获得了另一种新的价值,比如警示后人。如果对其复建,则是对圆明园遗址的重新破坏。 说起九州景区的3座复建桥梁,叶廷芳表示反对,他认为这是另一种破坏,复建本身并不可取,加上目前并没有三座桥的照片,复建更不可能恢复原貌。 他举例说,在复建过程中,曾经几次出现问题,比如碧澜桥,建了又拆、拆了又建,最后不得不放弃。 据资料记载此桥为三孔桥或二孔桥,但修复者却按照单孔桥来修,因此半径不对,所以修不成。“这说明复建者们缺乏最起码的准备,连原桥是什么样都没搞清楚,就匆匆动工了。既破坏了文物,又浪费资金。”同时,在棕亭桥复建过程中,也曾出现修修改改的情况。 为此他表示,目前,圆明园应该先清理废墟,在具备条件的前提下,科学发掘一些遗址的价值,而不是复建建筑。圆明园复建工程得到批准 圆明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复建工程得到了文物部门批准,复建过程中严格按照史料等历史资料进行,每一步都需要审批。 据介绍,复建的3座桥梁,圆明园管理处在2004年已经向国家、北京市文物局汇报思路,在得到可行的批准之后,委托清华大学等做了相关的方案。前期进行了大量考察工作。2007年,修复的方案得到了批复。 目前,棕亭桥已基本完工。圆明园管理处表示,虽然复建桥梁与原有桥梁不可能达到100%完全一致,但已经达到了最接近原貌的效果。同时,复建的古桥不但重现当年格局,也和其他便桥一样,承载了交通功能,方便游客游览。 据介绍,之前,文物部门审批了共有6座古桥可以复建。除了现有的三座之外,还有鸣玉桥、碧澜桥、一孔桥。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复建工程的谨慎性,目前圆明园尚无复建另外三座桥的打算。 对于桥建了又拆、拆了又建的质疑,圆明园管理处表示,由于没有史料详细记载各桥的情况,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会有逐步修正的过程,这也是为了最大可能地恢复桥的原貌,本身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文物局修复并非圆明园整体重建 北京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圆明园的主要工作是对环境进行整治,比如清理遗址内垃圾渣土等。修复局部临时道路及个别桥梁,主要是为遗址展示提供必要的条件。 该负责人称,圆明园所修复的路、桥是在对遗址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而设立的,具有可逆性,且方案实施前已经专家论证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 “对于圆明园局部复建项目,包括复原已经被毁的景观,必须是十分慎重,须广泛征求社会各方的意见和履行严格的批准程序。”该负责人解释称,目前进行的整治和必要的修复工作是实现圆明园总体规划中当前保护和展示亟需解决的一些项目,不是在进行圆明园的整体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