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1版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09-09-03期 第第01版版:要闻

培训一人 就业一人 脱贫一户 致富一方

高州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高效优质

本报讯(特约记者 莫晖 通讯员 梁湧)近年来,高州市按照“三促进一保持”的要求,结合省“双转移”战略部署,从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入手,高效优质推进以“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为重点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今年该市新增转移就业15000多人,农村劳动力培训10000多人,其中“双转移”培训6400多人。 落实责任,加强宣传。该市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加强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成立工作专责小组,做好培训转移就业督促检查以及考核验收工作,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列入就业再就业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内容,由市委、市政府年终统一组织考核。该市制发了高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意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教学管理规定、就业鉴定考务管理工作流程等配套省的政策,进一步规范了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同时,制定了《高州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方案》,计划用5年时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以上,其中通过培训转移6万人以上。该市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个单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制,保证任务的完成。为加强宣传,该市还统一制作宣传资料,通过电视台、宣传专栏、上门发放等形式广泛宣传参加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的目的意义和政策法规,吸引农民参与。 搞好调查,整合资源。为了掌握农村劳动力的资源情况,各镇(街道)依靠劳动保障事务所、村(居)委会以及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进村入户对全市农村劳动力进行调查登记,并将数据录入“广东省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管理系统”。到目前止,高州市已对10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了调查登记,将2万多人的培训转移就业资料录入了省管理系统。该市进而积极整合培训资源,通过申请认定了高州市第一技工学校和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两个定点培训机构,多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两个定点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培训积极性,按要求开设了计算机操作员、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中式烹调、摩托维修、维修电工、美容师、美发师等专业,时间1至2个月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 规范管理,做好就业。一是健全制度,规范培训。 该市不断健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的教学教研、实操实训、饭堂卫生及校舍安全等10多项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的规范教材,统一编写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经常派出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专责小组到定点培训机构进行督查,确保技能人才培训质量。二是组织考核,严格验收。该市按照《广东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考核验收办法》的要求,组织验收工作组深入定点培训机构考核验收。对考核验收达标的定点培训机构,按规定出具手续申请拨付相应的培训经费;对考核验收不达标的定点培训机构,责令其按培训协议进行整改,直至验收合格。三是积极推荐,确保就业。为了保证学员经培训后就业率达到省级要求,该市先后在东莞、深圳、番禺等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如高州市第一技工学校与广东省美的集团订立培训合作协议,将培训学员输送到集团工作。同时,还积极发挥劳动保障事务所信息平台作用,收集企业岗位信息,并以“春暖行动”中举办人力资源现场招聘会为契机,组织合格学员前往应聘。据统计,该市定点培训机构对经培训考核验收合格的学员直接推荐到企业就业,就业率达85%以上,基本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致富一方”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