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6版版:国内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09-08-31期 第第06版版:国内

印迹·突破·新生

——大寨、小岗、华西三村采访录

“看看我们不久前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牌匾。”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满面喜色地告诉记者,“大寨”这个村名如今已成为22种商品的驰名商标。 历史每前行一步,都有她的形象代表。共和国60年农村发展史上,醒目地书写着山西昔阳县大寨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江苏江阴市华西村等村庄的名字。她们代表着共和国农村的不同时代,而她们的发展变化,则透示着中国农村的美好未来。历史,不该成为发展的包袱 大寨其实并不大,是中国普通的小山村。大寨人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硬是将“七沟八梁一面坡”变成高产稳产的“海绵田”,成为当时人与恶劣自然条件抗争的典范,受到毛主席的称赞。一场“农业学大寨”的运动随后席卷全国。1964年,17岁的郭凤莲也成了全国闻名的“铁姑娘”。 “文革”结束后,山西省委《关于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经验教训的检查报告》指出:历史已经证明,把先进典型的经验模式化、绝对化、永恒化的做法是错误的,有害的。 头上的光环突然消失必然带来迷惘和失落。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 “革命样板”陷入10年低谷。1991年,郭凤莲被任命为大寨村第八任党支部书记。“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寨的发展路子究竟该怎么走,是建设一个政治化的大寨,还是建设一个市场化的大寨?”郭凤莲和大寨人冷静思考后认为,历史,不该成为发展的包袱! 放下包袱一身轻。全村老少积极兴办企业,走上经济强村之路。如今,“大寨”成功实现了品牌转化。2008年大寨村民的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 大寨曾经的失落与困惑,小岗人也遭遇到了。严俊昌曾用 “一朝迈过温饱坎,二十年没过致富关”来形容小岗村的发展状况。 1978年冬天的一个寒夜,这位“大包干”的牵头人,跟小岗十八户农民在一份分地到户的 “秘密协议”上摁下鲜红手印。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家庭联产承包制从这份“秘密协议”萌芽,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大幕由此拉开。 “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粮食总产13万斤,相当于前15年粮食产量总和;人均收入400元,是上一年的18倍。可扬眉吐气的光景没持续几年,在风起云涌的市场经济浪潮中,小岗村的发展步伐渐渐滞重,越来越多的村子后来居上。小岗人异常苦恼:为何起了个率先改革的大早、却赶了个迟迟不能腾飞的晚集? 严俊昌们苦苦思索,终于砸开紧锁脑筋的桎梏,看到了问题的症结:小岗村成名于“分”、得益于“分”,却也受制于“分”,在市场重新配置经济要素时,仍不敢打破“分”的“老真经”,过去的成功经验成了今天的发展包袱。 经过无数次劝说与动员,小岗村在2001年成功流转80亩土地种植葡萄。如今,全村60%的耕地被整合起来,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民人均纯收入4年翻了一番。 华西村学过大寨,也深入反思过小岗模式,但最终选择了一条有自我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以粮为纲”使华西村“当家人”吴仁宝痛切地感到,单靠农业只能维持温饱和简单再生产,农民要真正富起来,非发展工业不可。于是,华西村率先办起了一家小五金厂。 当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各地推开时,华西村集体经济已有了相当的规模。吴仁宝认为,中央政策的最终目的是让农民富裕起来。在僵硬的人民公社体制和“大锅饭”严重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地方,分田到户是非常必要的;而华西村每人只有半亩地,集体经济已经壮大,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为什么一定要分呢? 最终,本着对中央“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精神的理解,华西村没有分,实事求是地坚持了自己的道路。20年后,以雄厚的集体经济为后盾,这一方土地上的人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农民。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 今天的小岗村活跃着一批被誉为新一代创业者的“特殊村民”。2006年5月,安徽科技学院学生苗娟等3名大学生丢掉“城里的五彩生活”,来到小岗村创业,利用所学技术养殖双孢菇,带领村民致富。这缕从体外注入了小岗村的新鲜血液还包括安徽省财政厅下派至小岗村的党委第一书记沈浩。 苗娟告诉记者:“小岗村和我们外来大学生这两股力量,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在沈浩支持下,大学生们利用民兵夜校、村民广播、小岗村网站,不断向村民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富民政策;协助村委会制定村民道德规范,组织开展“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评比活动,促进了村庄和谐新风的形成。当年的18户“大包干”带头人的第二代,也创办各种公司,并崛起为新的中坚力量。 传承了老一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新一代大寨人,过上了老一辈人连做梦也不敢想的生活。“城里人有甚,大寨人就有甚。”大寨村会计贾海文这样形容村民今天的富足生活。今天的大寨,实现了从免费上学、养老看病到生产、生活的集体化服务,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幸福。 “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从1994年起,吴仁宝采取“东西合作”的方式,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10万人脱贫,先后在宁夏和黑龙江兴办了“塞北华西村”和“关外华西村”,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吴仁宝认为,“扶贫先扶人,扶人先扶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帮助中西部地区培训乡村干部和乡镇企业管理人员的免费训练班,在华西开办起来了。2006年初,他又提出了“村帮村、户帮户,核心建好党支部,最终实现全国富”的新思路,决心与周边共建大“华西村”,实现共同富裕。 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这三个村的发展道路为“以人为本”做出了生动的诠释。精神,是永恒的财富 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创造,靠的是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华西的众多公司中,有一个公司堪称全国首创,就是1989年成立的“华西村精神文明开发公司”。 当全国兴起 “公司热”的时候,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只向钱看,吴仁宝忧虑不已,他认为精神文明是共同富裕的保证,他挑选出5名群众信任、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党员干部来开发“精神文明”业务,抓“看不见的钱”。 吴仁宝说:“从表面上看,精神文明开发公司不产生经济效益,实际上公司所产生的效果是无法用数据来衡量的。人的素质提高了,社会安定团结了,村风民风变好了,凝聚力增强了,这就是华西村的无形资产。”全村多年无赌博、无迷信活动、无重大刑事犯罪。 小岗村的改革创新精神也远未止步。村民们选举出各种各样的“村民理事会”,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党内事务由民主选举的“党员议事会”,协助村党委决策。雨后春笋般的农民民主组织,再一次彰显小岗人的改革活力与突破精神。 今天的大寨,早已不见“文革”中花花绿绿的“标语牌”,却多了机器的隆隆声和商贩的叫卖声。“学习大寨呀赶大寨,大寨红花遍地开……”这首当年流行一时的歌曲,如今是郭凤莲的手机铃声。虽然对“学大寨”的手机铃声钟爱有加,但郭凤莲是清醒的,她说:“过去是全国学大寨,如今是大寨学全国。要想过更富裕的生活,还得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 昨天的曲折孕育出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的荣光延续并丰富着这种精神。当这种精神化为永恒的财富,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新华社记者 陈先发、刘健、孙彬、高风 新中国成立60年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