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09-06-23期 第第19版版:传奇解密

西安也有一处明十三陵

说起“明十三陵”,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天寿山的那十三座明代的帝王陵,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西安长安区的少陵原上也有一处规模不小的“明十三陵”。西方人称西安明十三陵的石刻为“石刻动物园”,这是杜陵文管所保管的第二代秦王朱尚炳墓神道石像。 明代“天下第一藩”原来在陕西 前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王翰章老先生是一位长安明十三陵的权威专家,他曾在1985年到1995年间四次实地调查坐落在长安少陵原上的长安明十三陵。据他所讲,在他从事考古、文史工作的这几十年里,知道长安明十三陵的人很少很少,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他将自己多年考察、研究长安明十三陵的成果发表,从此这些墓葬才逐渐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在多方的努力下,到2006年5月,长安明十三陵及其陪葬墓终于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老先生常常发出感慨,说这批墓葬 “了不起”、“很重要”。 要知道明十三陵究竟重要在何处,还要从了解其墓主人开始。 明朝初建时,朱元璋为了巩固朱氏政权,将除去太子之外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分封在各地为王,其中二儿子朱被封到西安镇守陕西,号为秦王。 由于此时的大明王朝还面临着北方残余蒙元势力的威胁,所以,驻守北方的诸王便担负起了保卫边疆的重任。 西安的秦王朱 、太原的晋王朱 以及之后发动“靖难之役”、把皇位从自己侄子手中抢夺过来的燕王朱棣,都手握重兵,其中尤以秦王朱 的兵权最重。 由于秦王在诸位藩王中年龄最长,兵权最重,又担负着拱卫西北边疆的重任,所以秦藩国被称为“天下第一藩”。 第一代秦王朱 于洪武十一年(1378)来到西安,在西安度过了十七年,于洪武二十八年去世。 他的长子朱尚炳继承秦王位,七年后死去,谥号隐,俗称 “隐王”,隐王的长子继位后便成为第三代秦王。 藩王的传承与皇帝的传承相似,这样世代相继,从明初到明末的十三位秦王死后都埋葬在长安区少陵原的秦王陵墓区。王翰章老先生告诉记者,还有一位第十四代秦王朱权枢,他的墓葬并不在秦王墓葬区。明末李自成攻占西安城后,朱权枢投降,李自成给了他一个“权将军”的头衔,意思就是暂时的将军,并没有实权,朱权枢死后便不知埋在哪儿了,所以现在的长安有十三座秦王墓,王翰章老先生将它们称为“长安明十三陵”。 明代对于藩王墓葬的规格有严格的界定,然而,第一代秦王朱 墓的大小却远远超过了这个规定。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史红帅副研究员说:“明代,每个级别的王享有什么样的待遇,比如陵墓的高度、宽度、体量、享堂大小等,都是有明确规定,然而,不论是秦王府城,还是第一代秦王朱的陵墓,在规模上都超出了明代的相应规章。” 既然秦藩国是 “天下第一藩”,那么长安明十三陵会不会是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藩王墓葬群呢?在这个问题上,王翰章老先生和史红帅副研究员都表现出学者的严谨态度,他们认为,如此规模庞大的藩王墓葬群在全国应该是少有的,但是它究竟是不是最大的,还需要与其他省份的藩王墓葬群作对比,进行深入的考证。 据了解,已经发掘的明代王陵有:甘肃第十一位肃王墓,四川第二代蜀王朱悦 墓,宁夏第一代庆王朱旃墓,以及山东第一代鲁王朱檀墓,朱檀是秦王朱的弟弟,19岁时便死去了。 还有河南新乡市的明潞简王陵,潞简王是明代后期万历皇帝的弟弟,其墓葬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墓。 然而通观以上这些明代藩王墓,似乎还没有哪处如长安明十三陵那样,保存着规模庞大的、从明初一直延续到明末的藩王墓葬群。 两次探访“长安明十三陵” 其实,在采访王翰章先生之前,记者已经只身去少陵原探过路了。 经过两个小时的“探路”,记者终于来到了东伍村,一位老乡指着杜陵西边的一个土包说:“那儿是朱元璋孙子的墓。”即第二代秦王墓。找到了第二代秦王墓,第一代秦王朱 的墓又在哪里?记者询问了东伍村的几位老乡,他们都说“知不道”。朱 墓应该在大府井村,找到大府井,朱 墓就不远了。于是,我又将目的地改成了大府井村,一位正在修剪桃树的老乡说:“马路对面就是。”一街之隔,东伍村的村民们对朱 墓竟一无所知。 过了雁引路,来到大府井村,抬头便看见远处麦田里的一处大冢,旁边散落着五个小冢。一位大府井村的老伯介绍道:“这就是朱元璋他二娃的冢!以前这儿的冢多得很,有十几二十个哩,大跃进的时候全铲平了,现在就剩下这些啦。 ”看来大府井村的村民对朱 墓颇为了解。 在采访了王翰章老先生之后,记者第二次去少陵原探访秦王墓,这次有长安区文物局的陶弘历先生为我们做向导,路上顺利了很多。 汉宣帝刘询的杜陵就在少陵原,所以少陵原又称杜陵原,杜陵旁边,是陪葬在此的宣帝许皇后墓,称为少陵,少陵原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由于第二次是有备而来,又有陶弘历先生沿路讲解,感受当然大为不同。晚春的少陵原到处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沿着雁引路一直往南走,快到大府井村时,远远望见路西边的麦田里隆起了一个小山包,陶弘历先生说:“那就是第一代秦王朱 的陵墓了,朱 墓是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秦王墓。 ” 随着我们与朱 墓距离的拉近,旁边的小墓冢也逐渐显现出了身影,现在,朱 墓旁较小的墓冢只剩下五座,西南一座,东南四座,王翰章先生在他研究秦王墓的文章中推断,第三、第四以及第八位秦王的墓冢,应该就在朱 墓东南的四座陵墓中。 经过620 年风雨的洗礼,朱 墓现存地表的封土还有20米高,墓底周长187米,封土从下往上总共分为三层,犹如唐代的天坛,一节一节垒上去。墓冢上长满了杂草和野枣树,一条小路一直通往墓顶,我们顺着小路爬了上去。站在高高的墓顶上才真正体会到为什么秦王要把陵寝建造在这里——南望,巍峨的秦岭依稀可见;北眺,西安市的繁华尽在眼底;东边地势稍高,远处的杜陵被茂密的树木披裹起来,高大的身躯遮住了我们远眺的视线。 陶弘历先生让我们往西看,在远处的村庄里,有一个隆起的大土包,他告诉我们,那里是第七位秦王朱诚泳墓,他谥号简,又称简王,简王墓的神道已经部分被淹没在村中,它曾在1989年11月18日被盗,陪葬的彩陶马和彩陶俑被洗劫一空,后来此案被破获,被盗的陶俑、陶马被追回,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内。根据《咸宁县志》记载,第九位秦王定王墓就 葬在简王墓旁。 少陵原上的明秦王墓,全部坐北朝南,神道和石像都在墓冢的南边。从朱 墓走下来,冢的南边有一条笔直的土路向远处延伸过去,这应该就是曾经的神道,沿着神道往南走约100米,便有一对威武的石狮面向南蹲着,石狮前面,两组石像在神道两边的麦田里排列开来,由北向南依次是:武士、文官、石马、麒麟、石羊、石虎、华表。武士神情忠勇威严,通高近三米,双手拄剑;文官则显得和蔼了许多,身着博衣大袖的长袍,腰系玉带,衣服上的褶皱清晰可见,然而六百多年的风雨侵蚀却让文官像的脸上出现了条条“皱纹”;石马体态丰满健壮,马鞍、马镫、辔头齐备,陶弘历先生说:“有些石马身上原本有云状的花纹……后来整天风吹日晒雨淋的,已经没有以前明显了。” 当地的村民说,以前在墓冢周围常能挖到一些古代的瓦片。朱 墓的周围应该是有陵园建筑的,史红帅副研究员曾告诉记者,秦王的陵园内建造有祭祀用的 “享堂”,专供后人祭拜,陵墓区外围应该有围墙与外界相隔,陵园内种植大量松柏,林木森蔚,庄严肃穆。 第二代秦王朱尚炳之墓在朱墓北方约0.5公里处的东伍村,雁引路将这父子俩隔开。 杜陵文馆所就建造在隐王朱尚炳的陵区内。比起朱 墓,隐王墓的封土稍小了一些,神道两旁的石像也比朱 墓少,从北到南依次是石马、武士、文官、石马、石麒麟,没有石狮、石虎、石羊和华表,石像摆放的顺序也与朱 墓的大不相同。 离开了隐王墓,我们沿着雁翔路往西走,来到三府井村,这里有从第十位到第十三位秦王的四座藩王墓,然而现在地表能看到封土的就仅有宣王墓一座,其他的都在各个时期平整土地时逐渐消失了。 宣王墓的封土比起朱 墓和隐王墓都小了一些,墓冢的一角被削去,露出黄色的夯土层,陶弘历先生告诉我们,前些年,村里曾在这里取土,破坏比较严重。由于宣王是第十代秦王,属于明末,所以其石像和朱 墓、隐王墓的差别非常大。不论人像还是动物像,都显得肥胖了许多,两只石马旁还多了牵马人,这在明秦王墓的石像中是独一无二的。 站在宣王墓顶,可以看到南边的世子朱敬珍墓,史载他是秦王之子,天资聪颖,然而不幸患痘疹,死时仅六岁,朱敬珍墓两旁有石马、石麒麟各一只。 三府井村的几位老人说,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从来不知道这些冢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曾有人来这里考察,说这些墓葬没有什么价值了,所以后来平整土地时把一些较小的墓冢全铲平了。 他们还说,曾经见过墓里的陶俑,彩绘的,很漂亮。陶弘历先生告诉我们:“这些墓葬已经被盗过了。”长安明十三陵中还剩下多少文物,谁也说不清楚。 我们走过的这十一处秦王陵,都在少陵原的北部。少陵原的南边,还有两处秦藩王墓——康王井村的康王墓和庞留井村的惠王墓,他们分别是第五代和第六代秦王。根据王翰章先生对那里的调查,康王墓的墓冢已残缺,文物早就被洗劫一空,现在留在地表的还有墓碑一块,龙首龟座,以及大型石刻12件。 惠王墓保存较好,有石刻18件,墓碑字迹仍可见。 众多村落名称源于明代藩王墓 在返回西安的路上,陶弘历先生说,少陵原很多村落的名称,都与秦藩王墓有关,最明显的如简王村、康王井村,一听就知道是哪个王葬在这里。 另外,还有如大府井、三府井、四府井等这样的名字,也从明代藩王墓而来。 为何这些村落都要以“井”命名?据了解,按照明代的制度,藩王、诸王出生后二岁,开始修建其陵墓,修好后只留一个天井,死后才封葬,因为避讳“墓”,所以称为“井”。 还有另一种说法,因为高大的陵墓形状像“鼎”,所以当地人就以“鼎”称之,然而长安的方言中“鼎”读“井”音,所以,临近王陵的村落多以“井”命名。 现在,长安区少陵原上的很多村落,都是明代看守藩王墓的陵户和驻军的后代。 明代旧制,每井有两营兵把守,后来,九井共十八寨均发展为村庄,所谓“九井十八寨,个个有由来”,每个井就是一处藩王家室陵墓。今以大府井为首,包括二府井、三府井、四府井、五府井、简王井、康王井、庞留井、世子井,共九井,此外,护陵的军营逐渐形成许多村寨,如东伍村、南伍村、胡家寨、大兆寨、甘寨、查家寨、常旗寨、南高寨等。这些古老的地名,距今都已有六百年的历史了。(《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