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09-06-23期 第第02版版:要闻/时评

高考加分公示为何删繁就简

浙江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加分考生名单,16日通过浙江教育考试网向社会公示后,一些考生家长致电媒体称,表格中只有4000多名考生的报名序号、姓名、加分项目与分值,比2008年简单了许多。面对如此“删繁就简”的公示信息,考生家长质问:“这叫我们监督什么,怎么去监督呢?” 高考加分的相关信息向社会公示,其目的就是要接受民众的监督,以确保享受加分优惠的考生确实符合相关政策规定,而不是借助权力或金钱而使公平正义的天平发生倾斜。浙江省去年和今年的加分考生公示,表面看上去都如期公示了,但2008年的公示包括了考生姓名、性别、序号、地区、学校、证书类别、竞赛名称、获奖登记、认定结果等详细内容,到2009年就忽然缩减为序号、姓名、项目、分值寥寥数项。监督需要掌握足够的信息,在一份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表格面前,欢迎监督就成了一句虚伪的谎言。 既然有人质疑高考加分是“花钱买分”,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加分的政策、过程和结果摊在阳光下,让人们去监督和挑刺。民众出自自我判断的信服,是弥合信任裂痕的最好黏合剂。当监督因技术性聪明而被架空的时候,有关部门其实是在拱手让信任进一步流失。监督权无从实现的民众,则会更加坚持自己先前的狐疑,删繁就简的消极公开反倒成为新的证据。公正要由必要的程序来保证,将加分考生的信息向社会公示即是保证加分公正的必要程序。很显然,这里的公示应当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公开,是一种有利于公众、有利于监督的公开。在众议汹汹的情况下,将公开的项目和内容偷工减料,在媒体指出两年间公示内容不同时,又将2008年公示内容删除。这样的姿态,很难说合乎公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