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09-05-26期 第第19版版:传奇解密、连载

最后在大陆落网的国民党将军

周恩来曾指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郑蕴侠,原国民党中统少将,解放后在四川和贵州潜伏长达8年之久,其逃亡经历离奇。他逃亡期间,周恩来曾指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郑蕴侠直至1958年才落网,是在大陆最后被捕归案的国民党将军。 安乐寺换银元被擒 1950年初冬一天的上午,成都八宝街上,出现一个身穿老式大棉袄、40来岁的小商人“何安平”。这个伪装得不露半点破绽的人,有谁能想到就是半月前身穿黄呢将军服、威风凛凛的中统少将郑蕴侠? 郑蕴侠,1907年生,黄埔四期毕业,还曾在上海法学院深造7年。凭这两张 “过硬文凭”,他1933年后先后曾任国民政府中央司法院法制专员、军法执行总监部司法长、“中统”少将专员。 1938年3月,中国抗战史上最著名的台儿庄大战打响。郑蕴侠奉令率领一个政工队到前线,亲自参加了炮火连天的滕县守城战,与日军5次争夺阵地,最终苦撑到援军到来,他才满身血污地掩护伤病员突围。 如果说郑蕴侠抗战时期主要还在为抗战效力,抗战胜利后,“反共”特务活动却成了他最主要的工作。重庆“沧白堂事件”、“较场口血案”这两个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他从头到尾都是事件的参与者、指挥者之一,亲自指挥打过郭沫若、李公朴。他还率领特务去捣毁过中共《新华日报》,临解放又受命任国防部新编反共救国军第一军少将政治部主任和该军特别党部书记长。 1949年12月下旬的一天,重庆解放军军管会公安处内,侦察科张科长带着中统大特务郑蕴侠的司机李增荣,走进负责追捕国民党重要匪特人物的陈处长办公室。 李增荣局促不安地汇报说:“地下党安排我活捉或打死中统大特务郑蕴侠的任务,我完成得不好,让他跑了。” 陈处长对张科长说:“和成都军管会联系,通报注意这个中统大特务!” 郑蕴侠独身一人逃到成都时,成都“肃特”行动正大张旗鼓开始,对郑蕴侠来说可谓危机四伏。 天亮后郑蕴侠把两支手枪藏好,到成都最大的投机市场安乐寺,准备把100块银元换成共产党的人民币。他刚从一个瘦脸钱贩子手上换了50块银元,突然安乐寺内一片惊惶:成都军管会公安团贺彪团长率领一团人包围了安乐寺市场。 解放军搜查所有人,把银元全数搜缴。接着,他们被押送上车,到一处临时收容所,登记姓名、身份。解放军军官宣布:“你们扰乱金融秩序,银元一律没收,人民币留下。每天组织学习,学得好,就放回去!”幸好这次行动重点不是“反特”,郑蕴侠才有惊无险地滑过去了。郑蕴侠被关了8天才放出来,之后,他立刻离开成都! 险象环生逃亡路 郑蕴侠并不晓得:他如不下决心逃离成都,肯定会落入解放军之手。一周前重庆军管会公安处紧急会议上,侦察科张科长介绍:“成都方面通报,据起义人员检举,证实郑蕴侠确实已潜逃到成都,我去一趟成都!” 据调查郑蕴侠只领了金条、银元做活动经费。张科长到成都后,急忙到市军管会,联系上金融处,查阅案卷。张科长拿出郑蕴侠的照片,金融处拘留所一个负责登记的战士很快从照片上认出了郑蕴侠:他登记时国民身份证上叫何安平。 再查各旅馆登记,“何安平”的线索断了……重庆和成都军管会立即印发通缉令。 郑蕴侠逃亡之路上,沿途“清匪反霸”、“锄奸肃特”的标语随处可见,吓得他把两支手枪偷偷地丢进沱江。 走到了大足县龙水镇,郑蕴侠胡乱买了一箩筐铁剪、菜刀之类铁货,跟在3个铁货老贩子屁股后做掩护。他们沿途直奔川南,几天后已到赤水河畔川黔交界的叙永县。郑蕴侠一阵高兴:过了赤水河就是贵州毕节,然后就可以经威宁去云南,向境外逃去。 哪晓得他在毕节住了几天,发现遍城是解放军!栈房老板说:“前面几县国民党残部土匪暴动,去云南的路全被截断。”郑蕴侠大惊失色,赶忙回四川。 郑蕴侠往回走了两天,在一处大山老林中突然蹿出土匪劫道,把他押到一个破山神庙里,他被土匪“瘦猴”绑在庙子柱上,身上近50万元人民币(注:老币,即后来的50元)被搜走。 山大王 “胡司令”恶狠狠地说:“把这野物掀到悬崖底下喂野狼!” “瘦猴”忙动手,把郑蕴侠拖出庙门,脚下已是万丈悬崖。“胡司令”一声怪叫:“给老子朝悬崖底下掀!” 千钧一发之际,郑蕴侠吼道:“掀不得呀!我是‘嗨’了的!” 这个“嗨”指入了江湖袍哥。郑蕴侠念念有词嚷道:“‘大哥请登金交椅,三哥请上软人抬,五哥请坐龙虎案,各路弟兄两边排。辕门该由老么守,不是嗨哥不准来’……胡大哥,念我‘嗨皮’份上,手下留情啊!” 原来自清代后,四川袍哥势力极大。郑蕴侠作为“中统”内最熟悉民间帮会的大特务,1944年还奉命到川南秘密调查宜宾 “大刀会”,天天同袍哥打交道。他晓得同这些滥土匪打交道,只能用江湖上那一套。 果然,“胡司令”一听郑蕴侠满口袍哥黑话,凶相收敛,摆手说:“都是袍哥弟兄,松绑!” “胡司令”说:“兄弟,老子放你下山!路上遇上反共游击队,就说是老子胡春山胡司令的兄弟!”郑蕴侠怕夜长梦多,当下挑起担子急急出了山神庙。 (未完待续)(《文史精华》郑光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