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21-07-26期 第B2版:法治/夕晖

信宜法院北界法庭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创建“法官+人大代表+N”组合模式

  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将党史学习和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信宜法院北界法庭以镇级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依托,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创建“法官+人大代表+N”的组合模式,利用人大代表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身份优势、邀请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员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实现纠纷化解从“司法一元”到“社会多元”的转变,有力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专业介入,调解直击要害
  吴某与程某是夫妻关系,由于对妻子缺乏信任,吴某经常采用一些极端的手段来限制程某的交友和生活。为此,程某感到非常失望,起诉至法院要求与吴某离婚。期间,吴某试图通过自残方式引起程某重视并挽回婚姻。
  为了找到吴某与程某离婚症结,承办法官决定聘请家事调查员进行调查。根据家事调查员反馈的结果,法官邀请人大代表及当地妇联干部对吴某、程某进行“背对背”解心结的调解。同时,针对吴某的心理问题,邀请了心理咨询师对吴某心理症结进行心理疏导。经过耐心细致的释法教育和心理疏导,程某最终同意撤回起诉,再给吴某一个机会。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北界法庭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当地妇联干部、家事调查员和心理咨询师等专业的人员参与,快速找到案件症结,在调解中直击矛盾要害,高效、妥善地化解矛盾,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心结也解了。
  换位思考,让调解有温度
  “法官,不是我不愿意赔,我已支付9万元,现在真的无能为力了。”被告高某一脸愁苦地说。
  2020年11月,高某驾车与张某骑行的自行车相碰撞,造成张某受伤并于2021年1月抢救无效死亡。交警部门认定双方各负事故同等责任。张某的亲属起诉至法院,要求高某及保险公司共同赔付450950.61元。高某的车辆只有交强险,除了高某已经支付的9万元和交强险应赔偿部分,原告主张高某还需支付赔偿金15.9万元。
  承办法官通过调查了解到,张某的亲属在医院抢救过程中,因不同意医生的抢救建议,对张某的死亡存在一定的过错。由于原告情绪比较抵触,承办法官决定邀请该村的人大代表先对原告方采用“背对背”式的调解,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待原告的抵触情绪消除后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经过多方努力,双方最终确定了赔偿数额,同意高某分期支付赔偿金。
  人大代表在当地一般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优势及其影响力,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对于消除当事人的抵触情绪,化解案件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
  情法兼顾,让调解更贴心
  “派出所的同志都说他没有证据,为什么还要我赔钱?”石某收到法院的应诉材料,显得非常激动。
  石某与韦某是一渠之隔的邻居。2020年1月31日,两家人因排水渠的问题发生纠纷,韦某的奶奶在纠纷过程中受轻微伤。韦某为给奶奶“讨公道”,与石某等人再起争执,韦某与石某的儿子农某一起跌落路边约一米多高的泥地,当时双方均未验伤。2月3日,韦某因胸口疼痛前往医院检查,发现左侧肋骨骨折,经法医鉴定构成轻伤二级。因韦某未能证明其伤情是案发时形成的,检察院以本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认定石某的儿子农某不构成故意伤害。韦某遂将石某、农某等人起诉至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共32697元。
  承办法官通过走访村委会及村民了解到,事发时正值疫情防控严峻时期,全村实行封村,韦某事发后一直在家。虽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该伤是农某所致,但农某等人在这过程中确实存在过错。为兼顾情法,让调解更加入心入情。承办法官联合该镇派出所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法理,并邀请信宜市人大代表、该村村长参与案件的调解工作。经多方努力,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两家恩怨顺利化解。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人民法庭处于矛盾化解的最前沿,通过让专业力量下沉到社会治理的一线,统筹整合各方资源,邀请多方力量参与到纠纷化解过程中,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通讯员罗文君 记者陈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