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21-03-31期 第A3版:要闻

茂名市检察院聚焦开展为民办实事十项行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⑧

  

■通讯员陈彩华记者杨珮珮
  本报讯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新期盼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结合检察队伍教育整顿和检察工作实际,茂名市检察院聚焦开展“检察为民办实事”十项行动。
  坚持“件件有回复”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认真贯彻“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的工作要求,落实信访案件“7日内进行程序性答复、3个月内对事项办理进展或结果依法及时答复信访人”制度。以案结事了人和为重点,根据案件情况采取联合答复、公开答复、召开听证会等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另外,对于因案陷入生活困境的群众,及时通过司法救助等途径给予帮助。
  落实“四号检察建议”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在全市开展窨井盖、占用好心绿道、占用盲道等影响群众出行安全的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对窨井盖、绿道、盲道等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并督促有关部门对影响群众出行安全的行为现象进行整治,还绿道于民、还出行安全于民。
  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检察职能,紧扣“惩、防、教、治、责”五字要求,从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利益出发,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推进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帮助受害未成年人、做好面向未成年人的法治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综合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深化“一院一品”加强山、水、湖、海生态环境保护。积极稳妥拓展公益保护范围,深入推进“公益保护一院一品”工作,加强与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河(湖、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全面保护茂名山水湖海。
  充分发挥职能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对企业平等司法保护,营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常态化检企沟通联系,通过走访考察、座谈调研、法治宣传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准确把握企业法律需求,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风险排查、法律咨询等精准检察服务,助力企业守法经营、放手发展。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精准扶贫项目“彭村星华商业街”的深化建设,指导商业街正常运营,确保商业街商铺租金全部用于帮助困难群众。及时跟进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多举措巩固精准脱贫成效,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乡间检察”工作网强化基层法律监督。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乡间检察”工作,以派驻乡镇检察室为依托,设立乡间检察联络点、开展定期巡回检察、不定期下访工作方式为主线,建立集接访、受理举报申诉、普法宣传咨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对派出所、司法所和法庭执法司法活动监督、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宣讲、公益诉讼检察等职能一体化多层次的检察工作模式,将法律监督关口前移、工作重心下沉,将检察工作真正深入到乡间村落、到田间地头、到百姓家中,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基层稳定,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全领域推行检察公开听证。“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领域推行公开听证。通过广泛听取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人士中邀请的听证员以及案件当事人、辩护人、相关办案人员等其他参加人意见,消弭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及社会公众对司法办案的疑虑,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推进丢荒耕地专项治理助力稳定粮食生产。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针对全市农村土地丢荒问题持续加大检察履职力度,提出有效措施促进解决土地丢荒问题,盘活土地资源,为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促进稳定粮食生产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根治恶意欠薪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把根治恶意欠薪作为检察服务保障民生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发挥检察监督职能,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与公安、法院、人社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研究解决治理欠薪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犯罪行为,形成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