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封二版:热评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20-12-29期 第封二版:热评

打造特色产业决胜脱贫攻坚

  据媒体报道,电白区“特色产业富万家”案例在近千项民生工程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全国65个“2020民生示范工程”之一。这是电白区委、区政府继去年“精准扶贫”项目获评全国“2019民生示范工程”之后又一次获得国家级殊荣。打造富有地方特色产业,不仅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大举措,而且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务实之举,也是打造乡村振兴“茂名样板”的主要抓手。电白区“特色产业富万家”案例获此殊荣,是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推行“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扶贫模式的生动实践,也成为各级党员干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鲜活注脚,为打造乡村振兴“茂名样板”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9月,全省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在电白区召开,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市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成绩亮眼,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认可和肯定,产业扶贫经验在全省得以推广和复制。的确,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注重因势利导,谋定而后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一村一策,发展“一镇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注重党建引领,开展特色产业扶贫;注重打造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重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注重龙头农业产业培育,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电白区在特色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注重地方特色,形成了有特色、易操作、可复制的电白产业发展经验和做法,值得全市各地借鉴和推广。近年来,电白区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创新推行“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扶贫模式,站位高远、思维创新,聚焦农业、优化产业,城乡统筹、镇村结合,山海联动、山水融合,创新驱动、挖掘潜力,园区联动、转型升级,赋能提质、激发活力,形成多业态、多模式、多元化发展态势,构建起“农村山区沉香、南药、龟鳖、小耳花猪,沿海地区水东芥菜、对虾、优质鱼、红心鸭蛋,平原地区花生、优质稻、北运菜、生猪,丘陵地区荔枝、龙眼、沙糖橘”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新格局。随着电白特色产业的纵深发展,电白区委、区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打造延伸产业链条上,持续推进茂名市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电白园、电白沉香产业园、电白对虾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培育发展龙头企业31家、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4家,从而撬动电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村村有产业,人人有事干,家家有增收,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全面提升。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看能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能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看能否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而能否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看能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因此,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在于产业扶贫的成色和底气。那么,茂名产业扶贫的底气究竟来自哪里?毋庸讳言,茂名的底气来自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来自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来自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和生机勃发的生命力。“党建+产业发展”,看似一个简单的产业发展思路,事实上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高度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积淀,电白的产业发展思路和做法值得肯定。“种植上规模、产品有特色、产业创品牌”,这是电白区一直坚持的产业发展思路,而且形成了一种长效机制。电白区望夫镇花山村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在当地党组织的带领下,积极落实党员联系户制度,明确责任和目标,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推广牛大力种植,发展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开发产业集群,目前年产值1100余万元;沙琅镇谭儒村党支部紧紧扭住传统特色产业,以“党建+产业”发展模式致力打造“一村一品”,着力塑造擦亮“谭儒萝卜”品牌,以良种良法促进标准化生产,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把党的惠农政策、协调服务、示范引领作用融入农业产业发展当中,如今的谭儒已由过去的省定贫困村而一跃蝶变成远近闻名的特色产业村。由此可见,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但要看产业的特色和成色,而且要看产业品牌的塑造和辐射带动效应,更要看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只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保持发展战略定力,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精神,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焕发生机活力,必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奠定厚实基础,为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特约评论员 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