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20-12-17期 第B3版:体育/史鉴

古代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在中国整整实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从隋唐到宋元到明清,一直紧紧地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科举的直接结果,是选拔出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这个庞大的群落,当然也会混杂不少无聊或卑劣的人,但就整体而言,却是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了中国历史中最重要的一些部位。
  但是,经历了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度,到了晚清时期,已经严重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了。最后,清廷痛下决心,废除科举。
  历史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是1904年。这一年,共产生了一甲赐进士及第3人,二甲赐进士出身120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150人,一共273人。这里只说一说一甲的三位。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叫刘春霖。他也是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位状元。
  刘春霖中状元,也有点儿运气的成分。当时,名单及试卷报上来,慈禧看了前十名,排第一的是朱汝珍。慈禧说,朱姓是前朝国姓,不吉利,另外朱汝珍是广东人,和康有为、梁启超等革命党是老乡,状元不能点他。第二名是刘春霖,慈禧觉得,他的名字寓意好,久旱逢甘霖,能给大清带来好运。再看刘春霖的答卷,这字写得忒好了,而且他是直隶人,跟革命党不沾边。就这样,刘春霖得了状元,朱汝珍占了榜眼。
  朱汝珍生于1870年,字玉堂,广东清远人,著名书法家。被点榜眼后,按惯例授翰林院编修。次年被派往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回国后,为了拟定大清的商业法,奉命到各地商埠调查现代商业操作习惯。1910年,清朝举办第一次法官招聘考试,朱汝珍担任贵州的主考官。辛亥革命后,朱汝珍在溥仪的小朝廷里任“南书房行走”长达13年。1929年移居香港。抗日战争期间,积极配合抗日团体开展抗日募捐、义演等活动。1941年底香港沦陷,1942年朱汝珍回到北京,同年病逝,享年72岁。
  一甲第三名,也就是常说的探花,叫商衍鎏。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商衍鎏字藻亭,生于1875年,广东番禺人。他中举后,按惯例授翰林院编修,此后从事国史的编校工作。民国建立后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秘书、江西省财政特派员等职。商衍鎏比较长寿,1949后,他历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1963年8月在广州逝世,终年88岁。
  以上便是古代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一甲状元、榜眼和探花的生平。他们虽然不是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但是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学识做力所能及的奉献。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激荡年月,他们都坚守节操,在威逼利诱之下始终没有沦为汉奸。
  摘自《古代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