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20-12-08期 第B3版:荔风

一盆炭火暖流年

  冬来,风烈雪狂,天地间一派凛寒,我的思想披上暖衣,走进了炭火里的流年。
  小时候的记忆里,猛烈的冬如炸开的爆竹,扯着嗓子,滚落到大地上。小山村里的人家为了御寒,从寒意刚一袭来,便纷纷燃起第一盆炭火,像彻耳不息的银铃,一直燃到开春。
  一盆盆炭火扣紧冬天的院门,山里人家围着火盆开始越冬了。
  火盆,家乡人喜称“暖盆”。流水般逝去的光阴里,暖盆与冷冬厮打着,对峙着,拼尽全力驱赶冷寒,山里人家家家户户都将暖盆捧在心窝呢。
  黄牛老了,门前的榆树早已枯尽,乡亲们做火盆的一招一式,依然蓄满家的味道。
  山里的乡亲取来黄土,将麻铰成寸长的小段,浇水混合成泥,反复用力揉。接下来的几天里,不时地往上淋水,泥块结实而不易开裂。下一道工序,取一瓦盆,倒扣地上作模具,将黄泥摔打成片,贴至瓦盆上,再用泥巴做好盆沿和底座,置于阴凉处风干,成型后取出里面的瓦盆。最后用瓷片抛光,雕上梅兰竹菊等图案,晾上三五日,实用耐看的火盆就做成了。这泥巴火盆,切莫小瞧,使用年数一深,色如红铜,叩音如陶。
  御寒,是山里人家的大事,秋叶还没黄透,乡亲们就开始制作火盆了。火盆烧的是木炭,山上多松,秋收后,村里人进山伐薪,烧制木炭,早早等候大雪天气。待朔风狂呼,大雪漫舞,小山村一家一户围火而欢,灯火愈是可亲。
  山里人家生第一盆火,预示寒冬降临人间。在雪雨风寒里,乡亲们更迎来了一桩桩喜事。
  又是暗夜风虐,一小捆松炭送进火盆,山屋里燃起一片晚霞红。男人们在火盆旁唠嗑谈天地。妇女斜坐炕头上,一只脚伸向火盆,边跟着谈论边穿针引线。机灵的小花猫,在屋内欢跳地窜东窜西,一会儿又围火而转。简陋的小山村里,温暖的炭火旁,上了岁数的人在一次次领悟三国人物桃园三结义的历史典故,还有岳飞忠贞爱国和杨门女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经典故事。父亲也是一个重情义和感佩英雄的山里人,他给我讲狼牙山五壮士,又给我讲八女投江的英烈事迹。在风啸中。年幼的我听到的,是刺向狂风的英胆和无畏,还有更多更多的家国情怀。
  山里人家的火盆可取暖,幼年的我还最爱拿个小土豆过来,投进火盆里烤熟了吃。小火铲是个好玩儿的家什,拿在手里便巧又可心。我摆弄一会儿,又伸向火盆给土豆翻个身儿,翻着翻着土豆就烤熟了。我哈一口气,一边吃土豆,一边看爷爷从煨热的酒壶里,慢慢喝老酒。爷爷笑了,我也笑了,全家人都笑在了冬天里。
  那个年代转身就走了,暖气空调踮着脚尖儿应时而来。那流年里的一盆盆炭火,却是山里人家行走的脚板,是过往的挺风怒寒的硬核和温暖,丢不掉,打不碎!

董国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