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20-11-30期 第A3版:国内国际

珠海市场监督管理局精准帮扶高新区七迳镇张屋村脱贫攻坚

铆足干劲齐脱贫奋进迈向好生活

  

百香果基地助农户脱贫致富。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吴昊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本报记者 和沛蓉
  高新区七迳镇张屋村为省定贫困村,对口帮扶单位是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村贫困户72户共211人,2016年以来,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精准帮扶张屋村共实施村级项目15项,户级项目21项,帮扶项目涵盖村百香果产业发展、医疗扶贫产业投资、出租彩超、就业补助、村清洁卫生、慰问、扶贫助学等方面。
  2019年,张屋村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326元,比2015年底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近翻一番,有劳动能力在家务农的贫困户产业化参与率达100%,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率达100%,从根本上提高贫困户脱贫质量,有效巩固张屋村脱贫成效。
  开对“药方子”促使贫困村受益
  “带上一张卡就能来卫生站做一次康复理疗项目治疗了,做完理疗身体会舒服很多的。”近日,记者走进七迳镇张屋村卫生站,正在做康复项目的村民谢晓玲对记者说,自己双腿出现神经问题已行动不便,在这里做针灸项目能够刺激身体神经舒缓不适,提供这种服务真的让贫困人群受益。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茂名高新区七迳镇张屋村第一书记赖国明介绍,这是在张屋村卫生站建立的中医理疗馆,是张屋村与天源健康精准医疗扶贫合作项目。由茂名天源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向张屋村卫生站提供医疗康复设备,捐助理疗设备给村卫生站并且购买了服务,公司向村里的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等贫困人群发放“康复体验卡”,贫困人群持卡便能免费到村卫生站享受针灸、拔火罐、推拿等服务,保障贫困户及村民身体健康。
  同时,由张屋村委会投入扶贫资金,用于茂名天源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茂名高新区粤西生命健康产业园的建设需要,天源公司建设健康产业园所得收益,分红收益按月折算,税后年收益率为投入资金的8%给贫困户分红。
  “你看,刚走进村委会门口的村支部书记又收回了6万元租金。”赖国明高兴地对记者说,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与珠海医疗器械爱心企业多次沟通,决定向张屋村募捐,由张屋村向医疗器械爱心企业购买比成本价格还低的彩超系统,由村委租借给卫生院有偿使用,租用期为共10年。卫生院在10年内每年返还租金6万元,给村委作为集体经济收入,10年后此医疗设备归卫生院所有。如此一来,卫生院提高了诊疗技术,诊断更精确,也便于贫困户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卫生院收入也更可观;张屋村每年能够增加6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这收入能用于聘请保洁员、护林员、缴纳公共电费、增加贫困户收入等等,对“新农村建设”的后期环境维护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
  找准“指明灯”科学化实施扶贫
  据了解,张屋村曾依托便利的交通和平原肥沃土地,村民种植北运菜,全村北运菜年收入能超百万,但因近年来北方蔬菜自产能力大大提高,北运蔬菜遇到了竞争和运输成本高企等挑战,该产业已不适合张屋村的发展。没有产业支撑,脱贫致富将是一句空话。经过帮扶单位深入调研张屋村的地理位置、气候等各方面条件后,张屋村决定发展投资少、产值高、周期短、见效快的黄金百香果,百香果一年内最多能结5次果,能实现当年种当年收,有利促进农业农民增收,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记者来到张屋村百香果基地,看到一粒粒像小灯笼似的百香果垂吊在枝条上,密密麻麻,大小不一。这些助推张屋村贫困户脱贫的“金果子”,果香四溢,一阵阵甜香在贫困户心中萦绕。
  记者了解到,张屋村通过珠海市财政帮扶提供约50万元、高新区政府提供50万元分别投资入股两家茂名市百香果种植龙头企业。张屋村大力发展产业项目,狠抓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在张王村、珠坡村2个自然村分别建设百香果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保底+固定分红+效益分红”的方式增加集体收入。基地建成还有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两个基地共解决就业约60人,带动所有在家务农贫困户参与种植,促进农户种植向产业化、科学化管理。当前,张屋村在第一年种植百香果面积已有近150亩。
  同时,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张屋村百香果种植基地创新农业技术,采取智慧农业种植新模式,运用水肥一体化喷洒系统,对百香果进行智慧技术管理,提高种植管理工作的效率。以10亩地为例,打开水肥一体化喷洒系统的电闸后,从以前的人工操作需要2至3个工人花2到3天时间完成喷洒作业,到现在不到10分钟即可完成喷洒作业。百香果种植通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农作物灌溉、施肥、喷药、监测生长情况等工作,提高了坐果率和果实品质,使其可以售出更高的价格,以更少的成本助推张屋村村民增产增收。
  除了有分红、种植增收,贫困户还能通过出租土地取得百香果基地租金收入;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还能在基地打工,赚取收入。据基地工作人员黄姨说,在种植百香果管理期间,贫困户在基地打工每天有80元,一个月下来就有2000多元。
  下“绣花”功夫驻村书记献真情
  赖国明说,现贫困户已产出第一批百香果,张屋村百香果在第一批收购中取得了可观的价格,百香果当前市场收购价格大中果6至8元每斤。贫困户潘康水家种的百香果是全村长得最好的,第一批就卖了3000多元。
  为此,记者特意走访潘康水一户了解情况。来到潘康水家中,记者得知54岁的潘康水有听力障碍,52岁的妻子潘少莲则有视力残障,二人都丧失了劳动力,家中三个子女,20岁的女儿在深务工,两个儿子还在读书。
  他们家百香果种植能取得这样不错的成绩,源于二人的勤劳以及政策红利、帮扶单位、驻村扶贫工作队等支持。扶贫工作队帮助潘康水一家落实“三保障”、学生补贴、残疾补贴、低保、医疗保障等政策,还免费发放种苗、化肥、农药,提供生产设备,支持家里种植了3.66亩百香果。
  潘少莲向记者谈道,虽然潘康水耳聋,但他真的很勤劳。因为自己的眼睛看不见,种植百香果工作基本全靠潘康水一人负责,自己只能在结果后,再把收购外的百香果拿去米粮村售卖。但好在有驻村书记赖国明的帮助,每个星期都带技术人员来教他们,带他们到田里学技术、授经验,让潘康水在种植过程中提高了很多效率和减轻了一些负担。
  潘少莲还提到,上次潘康水被猫咬后,十几天都没去看医生,赖国明入户走访时发现他手肿得厉害,马上带他看医生,由于打狂犬疫苗不能报销,赖国明还自掏腰包给他打针。
  “真的很感谢驻村书记赖国明,常常来关心我们,也给我们置一些生活用品,现在家里有了更多的收入,我们的生活也慢慢变好了一些。”潘少莲感慨地说道。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在帮扶单位及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自己勤快、肯干,一定能脱贫,过上好日子。记者了解到,潘康水除了种植百香果外,还在业余的时间内去打工,做一些简单的泥水工作,有时候每月能达到2500元至3000元的收入。另外,外出务工的女儿每月工资有3000元左右,而大儿子即将毕业出来工作,将能帮助家里减轻不少负担,再加上每年村里分配的固定收益年分红夫妻一人能取得2000元至3000元,潘康水一家现已实现脱贫,继续用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