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20-09-04期 第A5版:论丛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学习“三卷”更添“三心”

  

邓飞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这一重要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笔者在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过程中,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进一步增添了对“两个维护”的忠心,进一步增添了对为民服务的热心,进一步增添了对脱贫攻坚的信心。
  “两个维护”更加忠心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站得稳、靠得住,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船重千钧,掌舵一人。党的全部历史昭示我们:在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作为我们党明确的政治准则、根本的政治要求,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
  做到“两个维护”,要有高度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新长征中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自然形成的,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学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党史、新中国史,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的结合中,在“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对比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党中央权威的集中统一领导的认识,增强理性认同、情感认同。
  做到“两个维护”,要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做到“两个维护”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之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之上,以思想自觉增强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融入血液、铸入灵魂,一体增强对做到“两个维护”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实践认同、情感认同。
  做到“两个维护”,要联系实际、落实落地。党员干部要把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把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不断有新进步、新气象、新作为。把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言行上,面对歪理邪说敢于批驳,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为民服务更加热心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刻体会到“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人民至上是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实践原点,也是治国理政的出发点、落脚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思想的实质就是“人民至上论”“人民幸福论”。
  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执政兴邦的根本价值取向。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课题和终身课题,强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无论是推进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建设,还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都对人民利益尽心尽责,对百姓冷暖念兹在兹,彰显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的真挚情怀。
  把一切依靠人民作为创造历史伟业的根本动力源泉。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归根到底都是人民创造的。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鲜明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时代的奋斗过程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取得决定性进展,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能够成功应对,疫情防控斗争能够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就是因为我们党真心尊崇人民、真诚相信人民、真正依靠人民,凝聚起澎湃向前、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人民至上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今天,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怎样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怎样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说到底,就是要心里装着人民,始终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为民服务的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把人民至上刻写在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中,让全面小康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脱贫攻坚更有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任务艰巨繁重,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们有必胜的信心和决心,确保今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信心来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施策要深入推进,扎实做好产业扶贫、异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重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是我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根本遵循。
  信心来自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制度是管根本、管基础、管长远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各方面显著优势,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重要原因。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实行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政策倾斜力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功实现大规模人口减贫。只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信心来自广大干部群众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奋斗精神。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得来的。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7年多来,290多万扶贫干部奔赴一线、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有700多名扶贫干部倒在扶贫路上,涌现出了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时代楷模黄文秀等优秀代表。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都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生动展现了无私奉献、忘我牺牲的责任担当。同时,我们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脱贫攻坚闯关夺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集中力量啃下剩余脱贫任务这块“硬骨头”,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者单位:茂名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