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20-06-05期 第A1版:要闻

我市全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空气质量稳居省前列水环境质量持续达标

  

本报记者陈牧云 通讯员傅锦洪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茂名改革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任务抓紧抓实,集中力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强力推进治污攻坚,有力解决了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成效显著。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9年度污染物减排和污染防治攻坚战责任考核任务顺利完成;今年1至4月,市区空气质量排名全省第三,水环境质量改善情况排名全国第四。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
  我市全面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整治。一是高标准开展工业源治理。2019年全市完成“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527家、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整治203台,并对90家企业开展了VOCs综合整治;二是加强移动源防控。开展柴油货车尾气污染防治,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已建成投入使用;三是加强扬尘源治理。落实在建工地“六个100%”,防控建筑施工扬尘,并开展道路清扫和洒水作业,严查渣土车违规上路行驶;四是加强焚烧源治理。做好城区范围内、外的露天焚烧管控,做好烟花爆竹销售燃放的巡查监管;五是完善污染天气应对协调机制。及时准确发布应对提醒,确保应对迅速有效。
  据悉,2019市区空气综合指数为3.09排名全省第四,是全省7PM2.525/方米及以下(世卫组织二级标准)的城市之一。今年14,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61排名全省第三,空气质量达标率99.2%
 
 坚决打好碧水攻坚战水环境质量持续达标
  我市坚决落实省“一号令”消除劣V类水体的要求,突出抓好鉴江、小东江、三条入海河流的生态综合治理。一是分类实施挂图作战。制定了国考断面达标攻坚和提升方案,明确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时间节点和责任单位,形成“一图一表一方案”;各地参照市级制定相关方案,分类实施达标攻坚。二是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全市累计建成5座县级以上和25座镇级污水处理厂,新增处理能力17.79万立方米/日,敷设完成污水管网455.42公里;6个污水厂提标改造已完成5个;今年全市需完成50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已开工49个。三是积极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市县镇三级河长累计巡河32817次,发现(指出)问题1479个,发出河长令或督办令126次,落实整改问题1433个。四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清理整治,213个交办问题已完成整治。五是积极抓好黑臭水体整治。全市城市黑臭水体共有12个,已完成整治并达到初见成效的有11个,完成率91.7%,达到国家和省的任务要求。六是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强化禽畜污染配套设施建设,超额完成省的任务要求。
  据悉,2019年和2020年1至4月,全市7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85.7%,省“一号令”督办攻坚劣V类的小东江石碧断面水质稳定改善达到IV类,长期处于劣V类的3条入海河流水质均明显好转,其中关屋河提前消除劣V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全部达到或优于III类;近岸海域水质一二类比例达76.5%,位于全省前列。今年4月,生态环境部向媒体通报了2020年1至3月全国地表水质量状况,我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情况排名全国第4,改善幅度达65.36%,排名跳出全国倒数30,实现了重大转折。
  坚决打好净土防御战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我市全面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和固废危废处置工作。一是农用地土壤详查基本完成,正在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试点。我市受污染耕地约4400亩,已安全利用3385亩,利用率为76.93%。2019年完成省下达主要重金属排放量比“十二五”末减排10%的任务。二是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完成省级和市级质控目标。三是危险废物规范化监管和处置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茂名市循环经济示范中心(粤西危废处置中心)已完成投资85%,计划于2020年12月底前建成;绿能环保发电项目建设和改造全面推进,茂南项目已启动改造,化州、信宜项目已投产运营,电白已完成投资90%,高州已完成投资73.5%,建设力度位于全省前列。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战决胜年,我市生态环境部门将严格落实省、市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一号令”要求,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科学、依法、精准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确保如期完成省下达我市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