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20-03-30期 第A3版:白衣战士群英谱⑤

战疫一线的“好心背影”

  

茂南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师江锡尧:
“准父亲”冲上战疫一线
  “妻子刚怀孕一个多月,当她知道我有支援湖北的想法时,她市理解与支持的。因为她明白有国才有家,她的支持成了我最大的动力。”茂南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师江锡尧在妻子与家人的支持下,在医院的鼓励下,成为了“逆行战士”中的一员,勇敢地加入了茂名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于2月9日踏上了征程。
  “选择支援湖北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据我所知,医院不胜其数的医生护士都签下了请战书,我不是最优秀的医生,能够得到医院给我支援武汉的机会,是我的荣幸。”江锡尧如是说。
  我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所负责的是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江锡尧第一天排班被安排在2月13日凌晨2点到早上8点。因为首次入舱,江锡尧有些紧张,上半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入舱后,接踵而来的是忙碌的交接班,熟悉资料存档、开医嘱,查房。江锡尧与另一名医生需负责方舱A区的178个病人。那一夜,他们没有一刻消停过。凌晨四点,病人已逐渐起床排队拿药,江锡尧开始为病人开药、做CT、看报告……
  江锡尧一边回忆一边说:“武汉是个具有英雄气慨的城市,武汉的儿女都是英雄的儿女,他们懂得感恩,也能体谅医护工作者的辛苦。我记得在舱里有一双夫妻患病,她丈夫由于当时医疗资源紧张,病情恶化太快而撒手人寰。阿姨倍感绝望而绝食,拒绝与人交流。我们了解情况后立马查房,通过心理辅导反复开导她。我告诉她‘我们来了,我们会在这里一直陪伴你,整个广东医疗队都在这里为你治疗’。当我告诉阿姨可以通过协调帮她转院时,她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并不严重,便对我说‘我不同意转院,把这个宝贵的名额留给更需要的人吧,我相信你们!’这让我更加明白什么叫生命的坚韧,明明经历着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却还懂得把有限的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这就是武汉人民的英雄气质。”
  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方舱医院出院的患者越来越多。到了3月8日,方舱医院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休舱前,江锡尧与“战友”们一起护送最后一批患者前往雷神山。在离别之际,他默默地祝愿仍在治疗的患者:“愿你们早日康复,我们与你们同在,广东与你们同在。欢迎你们康复之时,选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来茂名做客,我们随时欢迎你们。”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周燕红)
茂南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余华蝶:
“愿爱的光芒照亮每一寸土地”
  “作为一名护士,我想帮帮湖北的患者,但是担心自己会拖后腿。”带着这份心意与担忧,茂南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护师余华蝶报名加入了茂名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成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之一。
  入舱前一晚,余华蝶知道自己被安排在次日下午入舱,于是当晚她安心睡下。结果次日早上6时15分左右,突然被通知上班提前了,改成上午的班次(8:00-14:00)。那一刻,她的心真要跳出来了,很多东西都没准备好,早餐也还没吃,而6时40分就要集合,她心想恨不得能多出几只手。到了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她才知道一个B厅的A区就有200个病人,她属于责任班,负责护理方面工作有监测生命体征、接收病人、娱乐小操、分发午餐、发药、指引、转送病人等等。
  发药工作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让余华蝶感觉有点吃力。在分发口服药时,需对每一个病人说明服用方法:“这是你今天的药,一共4包,午饭后吃两包,晚饭后吃两包,一定要记得都是一次两包,饭后泡水喝。”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她和搭档每天都说不少于一百遍,口干舌燥,头也会昏昏的。说到最后不得不停顿一下才有气力往下说,或者在说之前要深吸一口气。但令余华蝶感动的是,有一次发药时,她正想靠近一位50多岁的大叔,解说药物用法,而大叔急忙挥挥手制止说:“不要靠那么近,我有点咳嗽。”那一刻,她心里暖暖的。
  余华蝶说:“病区里所有病人对我们都很好,心态也很好,发放物品时都反反复复地跟我们说谢谢。虽然我当时身体出现了不适,但真的很暖心,一切苦难都抵挡不住我们心中那熊熊烈火。我相信有政府、各级各部门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有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病人自己坚定的信心,一定能很快战胜病毒。”
  感动无处不在,一声声“谢谢”,一句句“辛苦了”,道尽这人间真情。余华蝶坚信,即使这满天昏暗又如何?爱的光芒必定会照亮武汉每一寸土地。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周燕红)
茂南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罗权峰:
职责所在 责无旁贷
  茂南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护师罗权峰认为,作为一名护士,救死扶伤是职责所在,责无旁贷。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希望能尽其所能做他应该做的事。于是,他的名字出现在茂名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名单上,与同赴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起,冲上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
  刚开始时,罗权峰还在担心他临床工作时间不长,经验尚浅。但一想到能帮助到武汉的患者,还是一场难得的历练,于是他壮着胆子,决定撸起袖子干。入舱头两天,他被安排在方舱医院B厅,约有400张的病床,而且几乎满员。他主要负责指引和带领新病人办入院,那两天收治的新病人很少,空闲的时候他就去帮助其他人。后来,罗权峰开始上责任班管理病人,负责49张床位。从上责任班起,他按时给病人测量、记录生命体征,询问了解病人的病情,日常需求,安排指引病人做核酸检测、胸部CT检查,发药发餐。为了让患者加强锻炼,增加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他专门学习了呼吸操和八段锦,在工作之余,便带着患者运动起来,给沉闷的病区带来了蓬勃朝气。
  罗权峰说:“在方舱的病人都非常好相处,对治疗积极配合,对我们医护员人也很感恩包容。还有很多病人会主动帮助我们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比如发餐、维持方舱秩序、搞清洁等,想方设法地为医护人员减轻负担。在这里上班,我们都感到无比温暖。”他还记得,当时有一位年约60岁的大妈不小心扭伤了脚,他专门到她的床前查看并嘱咐大妈有需要尽管呼叫他。大妈很自责地说:“我真没用,给你们增添麻烦了,不用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不想麻烦你们。”旁边的病友也纷纷抢着承担照顾大妈的责任,让罗权峰放心去忙,这让他心里非常感动。
  回到茂名后,罗权峰自豪地说:“此次支援湖北将是我职业生涯中甚至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最引以为豪的一段经历。能参与此次支援是我的荣幸,让我切身体会到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团结。我坚信,在祖国的庇护下,在万众一心的努力下,疫情很快便会过去,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地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周燕红)
茂名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梁梓珊:
“等我平安归来,便做你的新娘”
  自茂名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梁梓珊记事起,她的父亲就教导她,做人应该要有思想有担当。出征湖北前,梁梓珊的男朋友打电话给她:“我不希望你去,但是我会支持你做你想做的事。只是你要答应我,回来就要做我的新娘!”梁梓珊泣不成声,心里想:“等我平安归来,便做你的新娘。”
  自2月21日梁梓珊一直战斗在武汉协和西院ICU。有一位患者因烦躁拒绝配合治疗,经她耐心安慰后重树治疗信心配合治疗。患者肺功能比较差,但一直抵抗呼吸机,踢被子、用手去拍打床栏,嘴巴使劲挪动面罩。随之而来的是,病人的血氧持续下降。
  梁梓珊与患者耐心沟通,细声细语地告诉患者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边耐心安慰,一边帮患者重新戴好面罩,调整到让患者舒服的位置,然后一只手握着患者的手,另一只手轻轻抚摸患者的手背,告诉患者:“请相信我们。”慢慢地,患者平静下来,血氧也逐渐升高了。
  交班时,患者问她:“广东来的姑娘,晚上还是你上班吗?我想让你一直护理我。”患者的话,让梁梓珊备受鼓舞。“原来我们小小的一点努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给他们带来了光明。”梁梓珊表示,接下来她会以最热忱的心,真心实意对待每一位病人,让他们平安出院,早日回家。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珮珮通讯员冉启玲)
茂名市中医院泌尿外科护士王小敏:
扶危渡厄 医者担当
  疫情爆发后,茂名市中医院泌尿外科护士王小敏在家人、朋友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主动向医院申请支援武汉。当时她一心想着,“想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自己尚未为人妻,亦未为人母,没有什么顾虑的。”
  2月21日,王小敏随我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踏上抗“疫”的征程。在路上,她通过微信简单的告知父亲:“我要去支援武汉了。”父亲回复道:“照顾好自己。”带着家人、领导和同事的嘱托,她默默下定决心:“我一定尽我所能,为抗疫尽一份力。”
  医疗队到达武汉后,王小敏进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开展救治工作。有一次,王小敏为一个50多岁的叔叔做咽拭子。因护目镜容易起雾无法看清喉咙位置,在叔叔张开嘴巴时,王小敏用压舌板轻轻压一下,病人就出现干呕现象,且吐出些唾液沫。这位叔叔却赶紧说:“小姑娘,真的抱歉呀,你离我远点,怕吐到在你身上”。
  每当王小敏回想起这一幕,内心总是感到特别温暖。她说:“病人们和我们说话的时候,总会侧着身子或头部,想要更好地保护我们。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像家人一样。”同时,她也清楚地记得,抵达武汉机场那天,武汉人民高举牌匾地喊:“欢迎广东,感谢广东,武汉加油!”她瞬间觉得,一种被人强烈需要的感觉油然而生。“从那一刻起,我就和武汉人民站在了抗疫前线的同一阵营。若每个人都在努力,都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坚信,离摘掉口罩之日不远了。”
  如今的王小敏继续战斗在雷神山医院。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珮珮通讯员冉启玲)
茂名市中医院新生儿ICU护师陈紫茵:
抗疫一线展现“她力量”
  茂名市中医院新生儿ICU护师陈紫茵是我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如今还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奋战。于她而言,这次直面死神的救援,写满了温暖与值得。
  曾有一个病人的血管很细,队友好几次都没找准位置,着急得直出汗,护目镜全是水雾。陈紫茵看到后,赶紧帮忙,并跟病人说:“你放心,请放松。我是儿科的,平时都给小朋友打针,打针技术还是杠杠的。”病人是个小伙子,有糖尿病史。他却说:“我不怕打针,尽管扎。”听到这句话,陈紫茵既感动又有些担心,因受防护服限制,两层橡胶手套导致手指触感不够灵敏。直到陈紫茵“一针见血”,才松了一口气。虽然是件小事,但她特别有成就感。
  还有一次,陈紫茵值夜班,需要给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发口服药。当她轻轻敲门进去的时候,正在吃晚饭的患者立马把头转过去,一只手挡在前面,另一只手在床头摸索着。刚开始陈紫茵不明白她要做什么,过一会看到患者摸出了一只口罩戴上。陈紫茵被这一举动深深地感动,跟患者说:“阿姨,您慢慢来。我穿了防护服,我不怕的。”患者热泪盈眶,“孩子,你们是广东来的吧?那么远过来,辛苦了。你保护我们,我们也要保护你呀。”
  回想起这些点点滴滴,陈紫茵心里百般滋味,又倍受鼓舞。她坚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珮珮通讯员冉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