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封二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20-03-17期 第封二版:要闻

瞄定世界气化工业潮流,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世界级聚丙烯生产基地呼之欲出

“石化名城”产业基础扎实

  

本报记者张越通讯员白晓虹
  吉达大道正在加快施工。丘立贺闵灿摄
  建设世界级聚丙烯生产基地,是茂名与东华能源签署《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投资协议》时就确定的发展蓝图。地处粤西、以传统石化工业立市的茂名,又有什么样的底气,在全球气化工业潮流中站稳脚跟?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丙烷脱氢产业链说起——这个需要强大海运能力支撑,又需要后续产业链市场支持,对化工产业基础有高标要求的气化工业项目,是怎么落户茂名的?
  其实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去年,正式开港的茂名港博贺新港区,为茂名港口增添了可接驳南海国际海运航线的“亿吨”运能。而正在规划建设的吉达港区,更将锦上添花。
  茂名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之一,化工产业基础雄厚扎实。
  茂名国家高新区去年第一次参加“国考”,就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119,用实力证明了茂名的创新发展能力。
  而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贸区交汇处的茂名,更可以在深度“融湾”的同时,通过洛湛铁路、包茂高速公路等,辐射内陆中南、大西南……
丙烷脱氢产业发展正旺
nation,简称PDH,是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脱氢生成丙烯的工艺。
  该工艺主要产品是丙烯和氢。其中,丙烯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中间体,重要性仅次于乙烯,可带动包括聚丙烯(PP)和其他下游衍生物产业发展。而富产的氢气,亦可驱动方兴未艾的氢能产业发展。
  据了解,聚丙烯材料具有高密度、无侧链、易弯曲、吸湿性小和高频绝缘等物理特征,无毒耐热。如常见的桶装方便面里的叉子就是聚丙烯材质,置于开水之中也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
  随着丙烯产业下游的汽车、医疗器械、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品、电子电器、输送管道、化工容器和食品、药品包装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加上聚丙烯是3D打印的重要母料,全球对丙烯产品的需求亦在逐年快速增长,甚至形成了需求缺口——有业内人士预计,2020年国内丙烯的需求,仅增量就将达到410万吨以上。我国丙烷脱氢产业应运而生。2013年10月,天津渤化丙烷脱氢装置顺利投产运营,成为中国首套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丙烷脱氢产业也迅速成为了化工产业发展的一个热点领域。而美国“页岩气革命”所产的大量丙烷,也为全球丙烷脱氢产业发展增添了助力,并为国内企业进口高纯度丙烷、推动丙烷脱氢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时,深水大港建设如火如荼的茂名,自然进入了相关企业的视野。而茂名市、滨海新区主要领导带领招商团队锲而不舍的招商诚意,加上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打动了项目投资商,促成了丙烷脱氢项目落户茂名滨海新区。
接驳世界的南海深水大港
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已谋划在南海之滨、茂名电白建设“以容巨船”的深水大港。而今,已经正式开港的茂名港博贺新港区,不仅圆了伟人的“大港梦”,还为极其依赖海运“大进大出”的丙烷脱氢项目,找到了发展支点。
  茂名港是我国大陆通往马六甲海峡最近的出海口之一,也是距离南海油气田最近的港口之一,在丙烷输入上十分便利。据了解,中国目前是世界丙烷最大进口国。2018年中国进口丙烷1350万吨,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攀升。其中,丙烷脱氢项目进口丙烷占总进口量约40%。可见,拥有能接驳世界的深水大港,将全面保障丙烷脱氢项目的发展需求。
  茂名还在继续加倍努力——建设中的吉达大道,将从茂名港大道直通茂名滨海新区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中的丙烷脱氢项目,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同时,茂名港吉达港区、吉达港航道及防波堤、污水处理设施、园区公用工程、管廊、博贺疏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茂名的海上通道优势明显,而陆地上的交通也很便捷。“粤西茂名”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贸区交汇处的“枢纽”位置。其油气管网辐射大湾区和大西南,还可通过洛湛铁路、包茂高速公路等交通连接中南、大西南各省(区)。这也为丙烷脱氢这种国际性气化工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大进大出”条件。
  但丙烷脱氢项目能够落户茂名,看中的还不仅仅是深水大港和区位优势,还有可以支撑重大化工项目的产业基础条件和未来发展下游产业的创新能力。
  茂名因油而生,素以“南方油城”著称,化工产业基础雄厚。重点企业茂名石化目前炼油综合配套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10万吨/年。
  而多年的化工产业发展,也让茂名拥有了充裕的石化科技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华南地区唯一的石化专业类高等院校,可为丙烷脱氢项目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也为发展广阔的下游产业链,打下了扎实的人才储备基础。
  茂名国家高新区是中国化工园区20强,化工产业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非常完备。同时,丙烷脱氢下游产业链已经“提前”在这里进驻。中国能源和清华大学在茂名高新区联合组建了中氢科技氢能源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正投资建设规模为10万台(套)/年的氢燃料电池生产厂,该产业示范基地计划今年6月试投产。
  茂名加快培育氢能源产业,迈出从“油城”向“氢城”发展的坚定步伐。据悉,我市正规划建设四座氢油混合加注站,并积极与国内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洽谈合作。
  同时,茂名石化正规划建设博贺新港区至茂名炼油厂综合管廊,可使吉达园区、高新区、炼油厂连通,形成“隔墙供应”效果。而在管廊内增设氢气管道,便可打通市区与港区的输氢通道,大大降低原料与氢气的运输成本。
  据悉,远期还可沿着现有茂名至珠三角的管网搭建氢气管道,开展茂名市及周边地区氢气分销、加氢站和LPG充装站建设及运营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