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封二版:热评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11-12期 第封二版:热评

说说人生“感受”

  

潘永辉
  人生在世,一辈子都要带着“感受”度过。喜怒哀乐,甜酸苦辣,滋味如何?人人心头自知。
  有的感受来自于人与大自然的接触。日晒雨淋、风吹浪打、寒温冷暖、干燥潮湿、春华秋实、夏叶冬枝,都会给生命打下感受的烙印。有的感受来自于人与社会的交往。富贵贫贱、宠辱得失、顺逆进退、远近亲疏、善恶是非,都会给生存带来感受的领纳。有的感受来自于人自身的生理心理状况。身体的饥饱病健,心理的忧喜爱恨,都会给生活带来感受的体验。生命、生存、生活本身就意味着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普通人的所谓生命、生存、生活。
  感受即人之感觉的受用。只要是活人,人人都有感觉,人人都有感受。普通人的一生,都要在感受的覆盖、缠缚中度过。人生历程中的某种感受越强烈,对生命和心灵造成的影响就越深刻。杜甫的《登高》诗云:“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诗人人生老病叹息之感受。李煜《虞美人》词云:“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他的亡国之恨的感受。
  人的感受是会变化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口和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一样的!”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云:“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人的年纪、阅历、经历、心境不同,感受也便不同了。不但个人感受如此,人类社会的集体感受亦如是。马克思说:“人的五官感觉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不错,人类的感觉能力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而不断演进,今人的感觉与古人相比,有些方面是更加丰富、敏锐、细腻了,同时有些方面也可能因为环境因缘的改变而变得麻木无感了。
  感受可以有深浅、粗细、雅俗之分。食色是人与动物共有的生理性追求和感受,对人来说,酒色财气、功名利禄之类,是浮在生命表层的比较肤浅粗糙的感受。艺术性、审美性的感受,则是生命中富于诗意的深层次部分,最能触发心灵的美好。苏轼《蝶恋花•春景》词云:“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春景无限,人间有情,善美的生活意趣萦然在怀。作为人类重要人文学科之一的美学,以前就被看作是研究人的高级感觉能力的学科,感觉的完善就是美。人人都可以开发自己的感觉潜能,完善自己的审美感受能力。良好的艺术、审美,是对人类感受、人性的升华。
  宇宙人生总是很辩证的。人类感受越丰富、越深刻、越细腻,也就有可能越痴迷、越沉溺、越难以超脱。唐僧西天取经,女儿国国王一见钟情,而唐僧也差点踟蹰不前,美好爱情的感受实在太过迷人了。秦观《鹊桥仙》词云:“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李清照《一剪梅》词云:“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思的滋味虽苦却也似乎有“甜”。要不,古今中外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什么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而世俗里那么多人也喜欢读情天恨海的诗文呢!
  所有的感受都是时空中的感受,依赖于时空条件而得以产生和消灭。时空万象是无常的,因而人的感受也是无常的、破碎的;人类的感受有欢乐有痛苦,痛苦令人难以承受,就会有“心碎”的感觉。生理性的痛苦用心理性的办法减轻,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但心理性的痛苦,中华古人还是体悟出了不少“淡化”的办法。陶渊明组诗《拟挽歌辞》有句云:“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以一种相对超然、豁达、乐观的“平常心”去看待人生的苦受,心理是会安详好多。化理为境,则是化解人生苦受更进一步的做法,王维《辛夷坞》诗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在这样的诗境中,你是找不到明显的人生感受的,一切感受都淡化为某种空寂的意境了,仿佛很多的波浪都消归为平静的水面。只是因为“发红萼”、“开且落”的“发”字、“落”字,我们能看出诗人的某些未了的时空观念和生老病死、生住异灭意识。虽然这不是绝对的宁静和绝对的超越,但纷纷扰扰的人类感受世界终于可以有个休歇的时刻了。
  感受其实是可以虚实相依、虚实转化的。《红楼梦》是化实为虚的典型,不管作者是主动还是被动,他把人世痛苦写成了梦境,变成了某种如梦如幻的“虚存”,这是对人类痛苦感受的某种“空化”。必须把实境化为虚境,才能摆脱这“实在”的世界、这“实在”的痛苦、感受。道济禅师(济公和尚)则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一体的高手,他的著名的《湖中夕泛归南屏四绝》其一云:“五月西湖凉似秋,新荷吐蕊暗香浮;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问花花点头。”在他的诗境中,你是找不到人生在世的破碎感的,一切原本分裂的人生感受都复归于完整圆满了,人生的境界显得那么平和从容、和谐温馨。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感受和感受能力,用的是所谓“客观”的实验技术方法。以中华文化的境界论观之,始终都缺乏一种境界的“通透性”。在中华文化境界论的悟境中,人的感受不但可以“淡”,也可以“浓”,淡淡浓浓总是自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人生有很多的欲望、感受,常常令我们无所适从,难以对付。一般人往往靠调动自身道德和理性的功能来压抑,但单纯道德和理性的压抑并不能到达生命的深处,从而让生命变得澄明和自在。仅仅是道德和理性的压抑是不够的,更应该有境界的自省自明。境界的自省自明是生命的“分内之事”,不假外求,不看别人脸色,是自由的。走出无比复杂的人生感受的覆缠,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有一份自觉自悟的心境,当是人生自明自证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