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9-20期 第B3版:论丛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延安典范

  

胡华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有机结合,带领共产党人坚守建党初心使命,胸怀崇高理想信念,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曲折走向光明,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铸就了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之后的“延安精神”。回顾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对于新时代肩负民族复兴使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具有诸多启迪。
  革命理想高于天:以信仰引领信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将追求民族复兴、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孜孜以求的信仰追求和奋斗目标。革命理想高于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信仰追求和奋斗目标的生动写照,是推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信念力量。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历经艰难险阻,但仍坚持斗争。在经历了史诗般的长征后,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的8万人锐减至8千人,全国根据地从十几个到硕果仅存的陕北根据地,全国党员从40多万降到4万。到达陕北后,共产党人怀揣崇高革命理想,重整旗鼓,涅槃重生,全国党员数量很快从4万多人激增至1938年底的50多万人,到抗战胜利时已达120多万人。“只要跟党走,一定能取得胜利”的坚定信仰与革命信念融汇而成的强大凝聚力,像磁石般将边区军民和从四面八方吸引到革命圣地延安的10万多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为我们党的革命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并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勃勃生机。延安时期共产党人坚定革命信仰的远大理想启迪我们,崇高之信仰、坚定之信念始终是我们党的事业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理想信念缺失或是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各种越轨出界、跑冒滴漏问题就会出现。所以,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习革命先辈崇高的理想信念追求,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砥砺前行、矢志追求,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只见公仆不见官:以立场彰显情怀
  只见公仆不见官,是延安时期我们党政风党风建设成效的集中彰显。中央红军到达延安不久,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响亮口号并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一切依靠群众、一切相信群众的坚定立场,彰显出深切浓烈的为民情怀,自然也就赢得了边区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积极支持,当时的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共产党人张思德在延安土窑烧炭的过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土窑塌方,他义无反顾推出战友,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追悼会上,毛泽东同志亲自参加并致悼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正是在这个追悼会上提出而后传至全国的。1945年7月,毛泽东同志会见中国民主建国会主要创始人黄炎培,二人彻夜长谈,开展了一场载入史册的“窑洞对”,“窑洞对”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浓厚的民本情怀,充分体现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路线,这一路线也成为了我们党战胜国民党的重要法宝。这种鱼水情深的党群军民关系启迪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摆在更为突出的重要位置,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过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要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更加充实、也更可持续,凝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磅礴力量。
  实事求是探真知:以理论指导实践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重要思想路线,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经过第五次反围剿和两万五千里长征后,中央红军人数锐减,是什么原因让早期革命事业屡遭失败?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痛定思痛,对过去的革命道路和斗争方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认真总结。正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深刻研究中国革命实际基础上,完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矛盾论》《实践论》等重要著作。这些著作深刻阐释了革命失败的原因,如照抄照搬苏联斗争经验,未结合敌强我弱的中国实际,放弃农村包围城市战略,错误主张攻打城市以求胜利,使红军队伍遭受重大损失。同时也为中国革命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决策,形成了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极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凝结了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结晶、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实事求是思想启迪我们,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我们党做好新时代各项事业的重要保证。一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归根结底,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事求是地认识中国、改造中国、建设中国、发展中国的伟大历史。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要使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获取坚持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一往无前,什么时候偏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自力更生谋发展:以奋斗铸就力量
  自力更生谋发展是延安军民艰苦奋斗精神的集中彰显。南泥湾精神就是我们党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1939年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边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加之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边区干部群众、抗日军民面临没吃没穿的窘境。在此背景下,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号召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1941年春,派出王震率领八路军359旅进驻南泥湾开荒种地、保障供给。359旅以“一把镢头一把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雄心壮志,唱着“开荒好似上火线,要使陕北出江南”的战歌,浩浩荡荡开进了延安城东南90里的南泥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大生产热潮,使得原来人迹罕见、荆棘丛生的南泥湾变成了稻麦遍田、牛羊满野的“陕北好江南”。不仅使部队吃穿用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且每年还向边区政府交纳1万石公粮。在南泥湾垦荒大生产中,朱德同志亲自到南泥湾勘察,研究制订开发规划并在全区推行南泥湾政策。通过南泥湾政策的宣传推广,极大地调动了边区军民的生产热情,陕甘宁边区出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可喜景象,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宝贵品格启迪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铸就了无往而不利的磅礴伟力。时至今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是求生存、谋发展、创佳绩的一种志向、一种底气、一种力量。正是靠这种精神,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找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前行之路。随着全面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要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行稳致远,同样需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正因如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而且也必将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激励着所有中华儿女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
  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延安典范的本质内容。这种典范不仅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思想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共产党人更应在工作生活中汲取精神养分,坚定理想信念,在各种风险和挑战面前,牢记初心使命,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作者单位:茂名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