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7-24期 第A2版:要闻

电白区旦场镇楼阁堂村驻村干部陈学刚

三年扶贫赢来“荣誉村民”称赏

  精准扶贫
  在行动
  本报记者杨珮珮
  “荣誉村民——陈学刚!”全场欢呼,众人使劲猛鼓掌。在电白区旦场镇楼阁堂村村民眼里,这位从珠海来的外地人如自家人一样亲。
  2016年的夏天,陈学刚受珠海九洲控股集团委派,到楼阁堂村开展扶贫工作。三年过去,省定贫困村楼阁堂一跃成为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标杆,并在广东省人民政府今年4月发布的《广东省乡村旅游开发资源目录(第一批)》公告中榜上有名。荣光背后,离不开陈学刚1000多个日夜的坚守与用心。

  “曾动摇过,但不甘心”
  六月的太阳火辣辣,嗜血的蚊子追着咬,初来乍到的陈学刚有点慌。三年前,楼阁堂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薄弱,村庄环境杂乱,没有支柱产业。“进到村子,大脑一片空白。”陈学刚笑了笑,他说担心自己没有扶贫经验,帮不到人、不能融入当地、时间不够用。
  带着使命来,要做就做好。两个月里,陈学刚日夜考察每条自然村,挨家挨户地去走访。随后的三个月,他订出了目标:不仅要让贫困户脱贫、村庄变美丽,更要让百姓收入水平和孩子文化水平双提高。
  然而,习惯了“顺其自然”的贫困户们,还真不能理解这位外地来的扶贫干部。让地修路?不行!清拆旧房?不给!参加就业培训?不去!无论陈学刚提出什么,总有人反对和不理解。“曾动摇过,我为什么来?”陈学刚坦言,那时住得也不好,在电闪雷鸣的夜晚发着高烧,越想越崩溃。“但不甘心,我想做到。”那一刻,陈学刚特别“刚”。

  “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作对村民的爱”
  让贫困户改变观念和重视扶贫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陈学刚感慨,“其实我很想念家人,所以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作对村民的爱。”
  扶贫,难在扶智。陈学刚努力筹资5万元为楼阁堂小学修建图书馆并捐赠校服200套、开办第一家“楼阁讲堂”、每周五在村里的学校给小孩上课。
  扶贫,贵在扶心。一直以来,陈学刚总是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经村委会协助,他以个人信誉担保,“垫资借资”帮助村提前2年完成16户危房改造任务,四处奔波解决部分贫困人口困扰多年的无户籍问题,还为患病困难家庭筹集善款。

  “看到村民好起来,扶贫三年特别值”
  通过村干部带头进行“三清三拆三整治”和一段时间的思想教育,村民们纷纷“动起来”,共同“美家园”。以“休闲农业、水利观光、生态旅游”为发展规划,在当地区委和村委的努力下,楼阁堂村整治面积达65亩,11条自然村100%实现村道硬底化、照明及绿化,基本完成集中供水、雨污分流、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吃农家饭菜、购乡土特产、游生态乡村、赏田园风光、采绿色果蔬、体农事乐趣”乡村旅游体系初步形成。
  在陈学刚和区帮扶单位、村委会的多番考量后,粤丰盈养鹅合作社和广合香中药种植基地两个项目在楼阁堂村先后落地。这两个项目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约100个。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7万元,贫困户个人均增收2000元,户均增收8800多元。
  现走进楼阁堂村,整洁平坦的环村路旁路灯排列有序,一座座干净漂亮的农家小院掩映在醉人的绿荫中……村民们乐呵呵道:日子越过越有新盼头!这一幕,同让陈学刚感触很深:“看到村民好起来,扶贫三年特别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