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7-24期 第2版:热评/要闻

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有热度更要有力度

  今日观察
  蔡湛(市区)
  “早就想建新房了,但钱不够,一直等到有政策补贴,终于有了舒服的新家。”高州市南塘镇丰桐村村民杨进全谈起今年初搬进新居的情况笑逐颜开。新居有客厅、厨房、卫生间、卧室,粉刷后显得干净整洁,杨进全一家从此告别了刮风下雨担心房塌的提心吊胆日子。
  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日前用近一个版的篇幅,报道了高州市攻克危房改造难题,去年2600多户贫困户圆新居梦的成功实践。2018年,在广东省住建厅、财政厅牵头下,高州市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并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500万元。2015年至2018年,高州累计改造14406户农村危房,成为茂名精准扶贫的一大亮点。
  危房变新房,危改暖心房。高州持续推进农村危改,让一万四千多户贫困家庭搬进新居,使扶贫攻坚的温暖阳光照进乡村的每个角落,折射了“帮助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一户都不能少”的炽热为民情怀。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大多数贫困户生活有了明显变化,吃不愁穿不愁,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住房仍然是个难题。由于涉及资金较多贫困户自己一般难以解决危房改造问题,迫切需要政府的支持。“2627户危房改造,就是2627道难题。”高州市委市政府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下定决心啃下这块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作为全省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最重的县级市之一,高州纵向实行县级4套班子包镇街、镇街班子包村居、村居“两委”班子包农户责任制;横向由住建部门牵头,统筹扶贫、民政、残联等有关单位职能,形成推进危房改造强大合力。这说明,“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扶贫济困改善民生,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困难户的难点痛点,就是扶贫攻坚与政府工作的出发点与着力点。能不能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困难户的操心事、烦心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体现了各级政府与公务人员的为民情怀。一家贫困户危房改造完成主体工程后再没钱加装门窗,村支书记在心上,去镇里办事时发现有人装修刚好拆出两扇不锈钢旧门,便想方设法请求支持,带回了村里,让贫困户用在新居上,节约了几千元。这样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故事,在高州危改中不胜枚举。农村危房改造不仅给贫困户带来了安居乐业的福祉,而且让各级干部和公务人员经历了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考验与挑战,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走进人心,以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取信于民。
  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要有热度更要有力度。为民情怀与创新精神,是高州危改成功的两大要素。为了破解土地、资金、房屋质量等一道道难题,高州市除了制定实施精准扶持政策外,从市到镇街及村干部包干到户、责任到人,通过建档立卡,将危改政策明白卡、危改知识普及手册送到贫困户家中并一对一讲解,实现政策精准告知,催生共建共享积极性。为了解决资金不足困难,除了政府专项补贴外,还开辟了对口扶贫单位资助、工程队垫建、乡贤捐助等多种途径。为了保障房屋质量,高州市住建部门举办多期技术质量培训班,成立危改指导组,编印具有粤西特色的房屋设计图集,出资委托两家监理公司组织技术人员,从房屋选址、施工安全、建材质量、竣工验收等环节进村入户检查指导,确保危改质量。这说明为困难群众办实事有想法更要有办法。危房改造作为一项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艰巨民生工程,是一步一个脚印,务实创新干出来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以结果考核为鞭策,让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创实绩蔚成风气,才能激励各级干部勇于担当大胆探索,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将惠民好事办实,以危改成果回应了民生关切。从这个意义上观察,高州危改为我们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打赢扶贫攻坚仗提供了富有说服力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