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6-04期 第2版:热评

好少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今日观察
  蔡学智(电白)
  近日,茂名日报《创文在行动,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栏目中,连续报道了多位少年的故事:第一位是不向困难低头的阳光女孩邓小焕,她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症,在针管下度过了疼痛的童年,13年来,她力克困难,认真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第二位是在逆境中自强自立的少年曾关火,7岁时他家里发生变故,父亲离世,他勇挑家庭重担,独自照顾没有自理能力的母亲;还有一位是在“羽坛”中刻苦训练的潘思瑜,她活泼开朗,成绩优异,多次获得羽毛球大赛奖项,在音乐方面,表现也很出色,屡获大奖。
  这些少年身上各有各的闪光点,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照出了人们内心的美好与向上的品质。他们在新的时代,有新的担当,不向命运低头,心怀感恩。勤奋,刻苦,彰显出别样的风采与面貌。媒体报道他们的故事,一方面,激励好少年本身,另一方面,让榜样的力量深入人心,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进而影响到更多的同龄人。
  就在前些天,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关工委召开了茂名市“新时代好少年”表彰大会,对45名同学授予“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同样在近期,化州市也召开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为2019年上半年“新时代好少年”的20位获奖者颁奖。由此可见,相关部门对好少年的榜样效应十分重视,树立可亲近、可学习的“偶像样板”对我市广大青少年有着现实意义。
  少年时期是可塑性很强的阶段,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穿上时代亮丽的新衣裳,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去年看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少年》,皇皇巨著,六百多页,对这一点感悟颇深。小说中记录了一位少年从迷惘、彷徨,到一系列“善”与“恶”的挣扎。整个过程曲折而充满磨难,主人公阿尔卡季多次遭遇到心灵的创伤,最后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这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小说,它深度剖析了人在少年时思想的复杂性,何为爱?何为信仰?理想与信念又是何物?这位少年如同一面镜子照出当时社会的多样性,幸运的是他没有误入歧途,一路走过来,受到了多方面良好的影响。从一百多年前,延伸到现在,一代代少年成长过来,散落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他们那个时期所受到的教育,以及当时榜样身上的品质将会影响到之后的人生抉择。少年时期的塑造与雕琢,成就日后的格局与胸怀。一个人身上的美德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合适的土壤与氛围,需要不断的磨炼与修养。我们这片土地在创建文明城市,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改变自己,影响他人,让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就是对社会最大的美德。
  古往今来,文学大家们特别钟爱少年这个题材,就是因为他们以后的人生走向有着一百万种可能。塞林格写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探索了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内心世界;村上春树写的《海边的卡夫卡》,讲述了“世界最顽强的少年”那绵软而未定型的灵魂;歌德写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揭示了一个少年内部的情感空间。不同故事的视角,阐述了各式各样的“少年问题”,凡此种种,言说不尽。今日的少年,明日的青年,正在成长的一代,是肩负重任的一代。期待更多好少年出现在我们身边,成年人也应该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像《创文在行动,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栏目末尾处“少年心语”那样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