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3-18期 第02版:热评/辉煌60年 巨变看茂名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好举措

  

陈东亮(市区)
  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通过底部攻坚、补齐短板、齐抓共管等“组合拳”强健乡村师资,合力助推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协调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蹄疾步稳,有力地助推城乡教育从“痛点”变为“亮点”。最近《中国教育报》对此作了报道,《茂名日报》也全文转载,笔者读后深有感触。
  茂名是人口大市,教育大市。近年来,我市投入巨资进行了教育创强创现,城乡学校的硬件建设都上了新台阶,特别是乡村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不论是校园校舍建设还是教学设备设施的配置,城乡学校都没有太大的差距了。然而,在办学软件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学校却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我市教育部门审时度势,采取多种措施,打好组合拳,以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我认为建立联通城乡教育的“立交桥”是一条可取之道,这有如下几点好处:
  一是有利于提高乡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名校强校之所以能成为名校强校,是因为这些学校有较为先进的办学理念,有水平高、能力强、懂管理的学校带头人及善于配合校长工作的校领导班子。这些名校强校通过对弱校的帮扶(也称为教育扶贫)必定带去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方法。如市中心城区与县域副中心学校结对帮扶一体化办学,覆盖面较广,受益学校众多,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后,受帮扶学校的管理水平必有较大的提高。
  二是有利于提高乡村学校的师资素质。在一些名校、名师、名师工作室的示范作用下,不少乡村学校、弱校的教师快速成长。这些教师比以往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他们在学习培训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而更为重要的是,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新教师加盟乡村学校。近年来,市教育局新招的教师70%安排到乡村学校任教,而且在工资待遇上逐渐实现两相当,稳定了乡村教师队伍,这对乡村教师安教乐教,提高素质起到较大的作用。
  三是有利于提高乡村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城区名校名师的送课下乡,乡村学校学生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名师,感受名师的教学方法,接受名师的科学指导,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会有所提高。笔者也曾带领本校教师多次到某乡村学校支教,我们老师上的课,学生听得特别认真,因而获益良多。据该校校长的反馈,我们带老师去支教的前后几天,他们的学生好像过节一样兴奋。支教老师的课上得好,也给他们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不少学生还希望我们的老师多来为他们上课。同时,像城区一些学校把自己开设的社团活动、艺术课程大餐送到乡村学校进行展示,让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大开眼界,也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此外,架起城乡教育的“立交桥”,还有利于城乡学校的优势互补,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和城乡学生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