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2-18期 第2版:封二

传承乡土文化 推动乡村振兴

  今日观察
  吴松(市区)
  意境优美、古朴自然、古香古色,既充满乡土气息,又体现民俗风情;既留得住记忆,又记得住乡愁;既展示乡土文化魅力,又展现眷恋乡土情怀……这是茂名日报近日对高州宝光顿梭村充满岭南乡土风情百年老宅邹氏大屋的新闻报道,笔者读罢颇感震撼。
  百年大宅邹氏大屋摇身一变成为高凉乡土文化博物馆,个中缘由表面看来似乎匪夷所思。其实,细细思量,不足为奇,这是一种很纯朴的乡土情怀,是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一种责任担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高凉乡土文化博物馆作为一座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民居四合院,是粤西地区现存面积最大的泥砖土木结构古建筑,百年风雨,至今保存完好,建筑风格颇具岭南高凉特色,粤西风情风貌尽显,高凉乡土文化韵味十足,石碾、石磨、锅碗瓢盆、谷笼、汽灯、马灯、煤油灯、八仙椅……数千件生活用品、农耕文化物品和红色文化藏品,原汁原味地还原了当时艰苦岁月、特殊环境、历史记忆和红色文化,再加上邹氏后人的艺术作品和全国各地名家书画作品点缀其间,令邹氏大屋更加熠熠生辉、更加光彩夺目、更加赏心悦目。
  邹氏大屋作为一座粤西传统民居四合院,记录着邹氏家族的兴衰荣辱,烙印着邹氏家族的发展历程,是邹氏子孙永远记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的精神寄托。邹氏后人凭借一种责任担当精神、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传承和发扬良好家风,一代接着一代干,使得邹氏大屋成为粤西最大、最原生态、最传统、最完整的民居四合院,并发展成为高凉乡土文化博物馆。这种代代相传的家族精神弥足珍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邹氏大屋不仅保留和镌刻着高凉风土风貌的历史印记,而且传承和保护着岭南高凉的历史建筑文化,这对提升茂名乡土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保护高凉本土特色的时代标记和文化方向,增强乡村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振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教育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当中,乡村的硬件可以重建,而以文化为内核的“灵气”则不可复制,因而,乡村文化振兴成为了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和难点。乡村文化说到底就是一种农耕文化,是经过千百年的生产实践和积淀才形成具有乡村特质和独特价值的乡土文化,成为乡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振兴乡村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根和魂,因而要有足够的耐心、毅力和韧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那么,如何振兴乡村文化呢?其实,邹氏家族已给出了答案,就是要以一种责任担当精神“铸魂强根”。既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保留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变化,把新时代精神、先进理念等元素融入到传统乡村文化当中去;既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精准发力,深挖山水生态、农耕文化、农事体验、特色种植、古村古镇等资源,凸显“土气、老气、生气、朝气”,又要培植发展内生动力,擦亮“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乡村文化品牌,形成“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持续彰显乡村文化价值和独特魅力,为乡村全面振兴乃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