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1-14期 第02版:热评

多方关爱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林木玲(茂南)
  我市广大农村有不少农民因外出务工或经商,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把孩子留给长辈养护。而长辈往往重养轻教,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教师,教育渠道单一,家庭、社会缺乏配合,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这种现象对留守儿童的安全、学习、品德均会造成不良影响。对此,处于教育教学一线的农村小学少先队辅导员、教师要从关爱学习进步、品德品行、安全成长、心理健康等方面入手,使留守儿童学有所教、困有所帮、惑有所解、爱有所依,健康平安成长。
  关心留守儿童学习,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定期举行主题班会、队会,举办书画展、手工展、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使学生特长得到充分展现和发展,使他们增长才干,培养良好的兴趣。大多数留守儿童喜欢学校,喜欢同学和老师,更喜欢学习。但也有部分留守儿童因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习没有计划、没有学习兴趣、拖欠或不交作业、不遵守校纪校规、自由散漫,导致学习成绩落后。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教师要给这些留守儿童特别关注,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他们不歧视、不怨气、不放弃,耐心辅导。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持之以恒,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心留守儿童品德品行,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长辈监护,他们对孙辈较为溺爱,监护能力不足或精力不足。因此,有的留守儿童养成了任性、自私、偏执等不良性格;也有的留守儿童养成了好逸恶劳、乱花钱、讲大话的陋习。长辈对他们的坏习惯、不良品行不能及时发现和指正,或者采取放任态度,或者采取粗暴打骂的方式,起不到教育作用,甚至引起有些孩子的逆反心理,在言语或行为上与长辈发生冲突,不听从管教。针对上述情况,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教师应经常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亲联系,及时把孩子的阶段表现反馈给他们,让家长及时关爱孩子,让留守儿童知道父母亲的关心和呵护无时不在,并常与学生长辈沟通联系,帮助他们增强监护能力。同时学校、班级要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感恩教育、换位思考、帮爷爷奶奶洗脚、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等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受到教育,真实感受到亲人对自己的爱,学会感恩,努力学习,孝顺长辈,让在外的父母亲放心。
  关心留守儿童安全成长,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大部分留守儿童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留守儿童意外事故发生率较高。其中常见的意外事故主要有烧伤、烫伤、中毒、溺水、交通事故、攀爬摔伤等。学校和家庭要培养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一是叮嘱他们要多注意自身安全,远离各种隐患,禁止到危险的地方追逐打闹;二是叮嘱他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三是学校班级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防火、防电防雷、防风防震、防践踏、防被骗、防一氧化碳中毒等安全教育或演练,培养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教师和家长要彻底排查一切安全隐患。
  关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大部分留守儿童父爱、母爱有所缺失,这可能会使他们难以感受到幸福感,甚至产生负面的情绪。当遇到情感或生理问题时无处倾诉,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因而导致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对此,学校应请一些德高望重的学者、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来学校作报告,传递正能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学生,培养留守儿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学校应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如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学校应设立心理辅导室,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教师既要做留守儿童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他们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引导留守儿童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用关爱、亲情为他们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