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12-03期 第A5版:经济

立足当地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

高州分界镇东方村产业扶贫创新路

  东方村的扶贫产品摆上珠海市的货架。
  本报记者梁雪玲摄
  ■记者梁雪玲
  本报讯近年来,省定贫困村高州市分界镇东方村联合帮扶单位市委统战部和广东电网珠海供电局以帮助贫困村村民创造美好生活为己任,立足贫困村实际,以合作社为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产业帮扶,产业扶贫为东方村创出了一条增收新路子,村民经济收入节节攀升,去年合作社已为30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分红6.29万元,户均2130元。今年分红金额约29.6万元,户均9866元。

  立足当地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精准选择产业发展方向。东方村位于高州南部,面积约6平方公里,是水果种植大镇,荔枝、龙眼种植面积近7万亩。12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中有劳动力的不足50%,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劳动技能较弱。2016年帮扶单位进驻后,根据贫困村实际,经征求当地政府、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各方意见,通过实地考察、市场调查和认真调研论证,确定了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即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生产荔枝、龙眼等干货制品,打造本地特色产业品牌。
  发挥合作社的平台作用。帮扶单位把合作社作为帮助贫困村参与市场经济、开展农户教育和培训、培育新时期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平台,于2017年6月组织成立高州市江记水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作为产业基地的运营主体,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发挥了连接政府、市场及农户之间的纽带作用及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吸引农户务工的聚合作用。
  建设产业基地帮助增收。东方村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于2017年7月28日建成投产,设计年产量约200吨,总面积约300平方米,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室、展销室、冷藏库及光伏发电设备等。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80万元,目前已投入140万元。投产至今,基地共收购本村农户自种蔬果19.6万斤,价值约58.8万元,其中贫困户约1.38万斤,价值约4.14万元;为51位村民(含19位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发放务工酬约7.8万元(其中贫困户4.8万元),带动增收效果显著。

  变“输血”为“造血”构筑扶贫长效机制
  “‘输血式’扶贫只能解一时之渴,只有通过‘造血式’的产业扶贫,同时建立形式丰富、方法科学、收益稳定的长效机制,才能有效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并持续增收。”珠海供电局扶贫干部唐奎如是说。
  采用“务工+种植+分红”全面带动。首先是吸纳农户务工。干果生产加工环节中的清洗、剪枝摘叶及分拣包装等,基本没有技术技能门槛,绝大部分有劳动力贫困户家庭成员都能胜任,不仅离家近,而且是室内工作环境,成为了贫困户务工的首选;基地为农户提供30-50个就业岗位,按每人每年务工120天,每天薪酬130元计算,每年带动农户增收约78万元。其次是带动农户种植。东方村民世世代代种植荔枝龙眼,经过多年积累,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基地通过收购其自种农产品,带动180户农户种植荔枝龙眼等水果约320亩(其中贫困户约75亩),按户均出售农产品600斤,收购均价4元计算,可帮助农户增收约36万元,户均2400元。再次是定期分红。按协议约定,2017-2023年合作社每年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分配固定比例收益20.64万元,共计123.9万元,户均4.13万元。2017年合作社已为30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分红6.29万元,户均2130元。今年分红金额约为29.6万元,户均9866元。

  补齐短板 完善立体销售体系
  帮扶单位紧抓产品销售这一关键环节,帮助合作社打破思维和信息屏障,补齐销售渠道单一的短板,完善了专业市场、互联网和帮扶单位等多渠道的立体销售体系,让产出顺利转化为收入。一是以特色农产品市场作为突破口。珠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农副产品销售市场由珠海市政府牵头设立,集中展示、展销珠海对口帮扶的九个对口帮扶地区及阳江、茂名36个扶贫产业基地3500多个系列,10000多个品种的特优农产品,具有较强影响力及销售网络。帮扶单位以此作为重要突破口,积极协调合作社与之对接并签订销售协议,通过该市场向珠海各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销售产品6批次共计4000斤,合计约8万元,既扩大了合作社销售渠道,又很好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二是以“互联网+”对接市场。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有效解决了产品信息不灵、沟通不畅等现实问题,让扶贫产品与市场实现无缝对接。帮扶单位耐心指导合作社顺应“互联网+”浪潮,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产品。据统计,至今共有742人次光顾合作社微店,顾客来自广东、河南、河北、云南、贵州、青海等地,购买龙眼干3300斤、龙眼肉1880斤,网络销售额约17万元。三是帮扶单位大力支持助推销售。帮扶单位群策群力,主动担当,单位负责人不仅带头与员工一起私人购买产品价值约7万元,还当起了产品的义务“促销员”,利用自身的人脉在朋友圈里推广扶贫产品。
  帮扶单位市委统战部及广东电网珠海供电局紧密围绕“一”个平台,采取“三”种带动方式,持续完善“两”个体系,促使当地特色扶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已被激发,村民经济收入节节攀升。东方村民李水生自豪地细算了他家的收入帐:“今年6-9月份从(东方村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领取到了报酬7800多元,还有基地首次分红2300多元,增加收入超万元。有了扶贫产业基地,往后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