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11-28期 第2版:要闻/热评

老街微改造 民生大改善

  今日观察
  蔡湛(市区)
  坎坷不平的路面铺上花岗岩麻石,阻塞的污水管道得到改造疏通,以往凌乱的供电和通信网线重新有序布置,破旧公厕重建改造后整洁如新……高州市对老街区的“微改造”引来居民纷纷点赞:“政府帮助我们改善居住环境,民生实事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茂名日报日前报道,高州市分三期实施老街区修缮工程,既保留旧城区的历史风貌,又整体提升基础设施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使城区扩容与提质协调推进,新老城区相映生辉。
  改造人居环境,让民众安居乐业,是实践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之一。高州市对老街区改造投入不大收效不少,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守住城市之魂的善政之举。城市建设需要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造,也要有精雕细琢的旧区“微改造”。高州市的老街区改造侧重在细微之处着力:经常积水的道路完善了排水、人行道改造后让人走得舒坦、星级公厕专人管理常年保洁等等。这些改造项目看似细小,但都是涉及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高州市在地方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拨出专款用于老城区修缮改造,体现了关注与改善民生的执政为民担当和注重全面协调发展、助力老街区蝶变的城市建设科学理念。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升居民幸福感是老旧街区改造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将资金投入老街“微改造”,或许没有新建几座标志性工程那样瞩目,但带来的归属感与幸福感会长留民众心中。“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让市民生活更美好,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把群众的痛点、难点,作为城建工作的出发点与着力点,城市建设才有以人为本的坚实根基。
  既改善人居环境又留存历史文脉,是高州市老街区改造的务实路径,值得关注与借鉴。一位哲人讲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与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它还在讲话。不同年代的建筑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区域历史文化的形象载体。记录历史信息的建筑物一旦被毁弃往往没有补救的机会。我们需要城市的现代化,也要悉心保护好城市文脉,让历史文脉融汇于现代城市建设之中,使城市发展与历史文脉保护相得益彰。高州市对老街区改造不搞单一大拆大建,而是保留高凉传统建筑原有风貌,改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注入历史文化元素,让居民不用搬迁也能实现安居梦,既顺应了居民提升生活质量的诉求,又使老街区焕发新活力。尤其是部分老街区经过整治后面貌一新,成为文化景点和商业旺区,吸引大批游人,既传承历史文化,打造文化名片,推动旅游和促进消费,又为居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和创业门路。事实说明,推进老街区改造要有民生情怀,也要有发展智慧。维系好历史与现代的平衡,让历史文脉滋养我们的城市和心灵,用绣花功夫保护与活化老街区,挖掘历史积淀,发展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街区文化,才能让老街区成为历史文化继承与传播的窗口,成为文明宜居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