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10-29期 第B4版:论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厚重底色和历史起点

  陈童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邃政治智慧开展独特的理论创造工作,为这一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经历遍及党、政、军各个领域,历经村、县、地、市、省直至中央等层级的主要岗位,其成长之路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生和孕育过程。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厚重底色和历史起点。
  一、与群众打成一片——坚定人民立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记挂着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情感、深切的关怀、切实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形成这一立场并始终坚守的渊源则可以往前延伸至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书中每位受访者都提及习总书记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的情景。例如雷榕生说:“近平不仅经常称自己是农民,也经常说‘我们老陕’如何如何,可以看出当时他已经把自己看成陕北农民中的一员了。他从内心觉得,自己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是很光荣的事。”习总书记对人民的关怀,是确切知道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雷平生说:“近几年,他一再强调扶贫要攻坚,扶贫要精准,就是因为他曾经就是一名农民,他很理解、很懂农民。”就是这份“很理解”“很懂”,让“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像种子一样在青年习近平心里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参天大树。
  二、勤读书、善读书——深厚的文化底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总是引经据典,古今中外各种典故信手拈来,这与他个人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在艰苦的知青岁月里,青年习近平从未放弃读书学习的习惯,这给予了他文化素养上的丰厚积累。雷平生在回顾习总书记插队期间的读书情形时说:“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习总书记的读书还很有方法。一方面,他读书注重广博,广泛涉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历史书籍、文学书籍……古今中外,都进行大量阅读。另一方面,他读书注重分析对比,会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籍来阅读比较,此外,他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也会跟别人进行讨论。勤读书、善读书,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博大精深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三、善思考,敢创新,勇担当——闪现创新担当精神光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彰显了当代共产党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巨大担当、巨大勇气、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这创新担当精神光辉的凝结,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年知青经历中善思考,敢创新,勇担当有莫大关系。习总书记当年带领村里人打井、办沼气、办铁业社,这些事情在当时当地均是开创之举。打井过程中,当需要挖开冰土混合物,而大家害怕踩在冰水里冻脚,都不往下走时,是习近平率先跳到冰面上,用老钁和镐头使劲挖,才带动大家一起下去清理残冰。为办沼气,习近平带领大家千辛万苦赴四川学习先进经验,请来技术员,后来又想尽办法做通其思想工作留住人才。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习总书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正如梁玉明在回答记者问“为什么大家都推举习总书记来当大队党支部书记”时说道:“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
  (作者系市委党校第29期中青一班学员,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