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10-15期 第B4版:论丛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修好共产党员“心学”

  宋秀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作了科学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这一重要论述或者说这一核心追求即是我们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心学”重中之重的内容,是我们的理想和信念。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上。”也就是说,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之上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党性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种树培根,种德养心,站在王阳明先生提出的“心学”房顶上,共产党人将“德性”与“党性”相结合,形成了共产党员的修为圭臬——为全人类谋共同利益的马克思主义之“德”,所以我们共产党人要练好“心学”,就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清醒认知。
  习“心学”,要明晰悟透马克思的初心。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写了一篇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他认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一个人只有立志为人类劳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他的个人理想也是社会理想,而且他终其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奋斗着。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到一样:“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到了晚年,马克思更是努力从更宏大的视野思考人类社会发展问题。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就因为我们党始终没有忘记走过的路,始终记得为什么出发,而这个“为什么”的答案正是我们的初心,我们共产党人所追求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追求。
  习“心学”,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心学”的形成过程,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与改革、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1840年鸦片战争后,时间上进入现代史,而空间上进入了世界史,之后逐步有了新经济运动、新政治运动、新文化运动,这期间西学的危机逐渐暴露出来,我们怎么办?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了必然选择。传入渠道上主要是以李大钊、陈望道等为主的日本渠道,以周恩来、邓小平、李维汉等领导的进步团体为主的欧洲渠道,但以瞿秋白、任弼时为代表的苏联渠道传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具有系统性和持续性。我们习“心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要继续立足中国实践,根植中国文化,拓展世界视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探索中国逻辑及中国方案,让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作出原创性的贡献。
  习“心学”,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完备而严密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具有无限的力量,充满着理论魅力,马克思学说并不是消极被动地去否定和拒斥,而是充分地肯定和鲜明地“建设”,不断实现,不断批判,不断超越。而且马克思主义直面时代问题,中国破解人类的共同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文明大家庭,便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解放精神。马克思主义不是提供解决问题的直接方案,而是从宏观层面给予我们实事求是地看见、分析、评价、解决问题的理论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导向,因此我们当代中国,要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占据世界思想舞台的制高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
  习“心学”,要清醒认知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伴随着社会转型,社会分化之后的利益分化、价值多元、思想多元过程,社会思潮也日益多元,尤其是受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近30年来我国社会也存在了多种错误的社会思潮,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这么来,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兴起了三次波澜:一是改革开放之初的“非毛化”,否定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制度;二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借“理性思考”之名,否定传统文化与革命;三是21世纪以来,“学术创新”之名,重评传统、历史、人物。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虚无中国历史”,包括国内外对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虚无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左”的错误的误读,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误解,目的就在于打击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学者海尔布隆纳在《马克思主义:赞成和反对》一书中认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所以,我们一定要防止马克思主义指导标签化、空洞化的问题,对历史虚无主义要热处理,敢于亮剑、敢于发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习“心学”,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共产党人的“初心”,全党必须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就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与学习。“2013年12月和2015年1月,中央政治局分别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最近又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目的就是推动中央政治局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有更全面的了解,也促进全党重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用“看家本领”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我们应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理论品格、理论旨趣,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的“心学”历程成果,牢记党的宗旨,直面各种困难,战胜各种风险,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践行者。
  (作者单位:茂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