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8-22期 第B1版:社会

“水管家”守护河流清如许

  本报记者曾金妍 通讯员朱春艺
  河长制
  跟着河长去巡河
  “每天都要来巡一巡,看一看,不然不放心。”化州市合江镇镇长、镇级总河长陈何生如是说。合江镇地处化州中部,陵江、罗江交汇于此,形成了美丽的“三埠式”圩镇,合江镇也因此得名。近日,记者来到了化州市合江镇,跟着河长一起去巡河。
  站在陵江河畔,凉风习习,绿草葱茏,流水淙淙,鸟鸣啾啾。这样的美景背后,离不开众多河长的共同努力以及相关有效治水措施的实施。“一天巡一点,一周之内巡完一次。”上级要求镇级河长每半月巡河一次,汛期每周巡河一次,村级河长每周巡河两次。陈何生需要负责全镇二十一公里的河段,虽然他的任务比其他镇的镇级河长繁重许多,但不管是否汛期他都是一周巡完一次河,每个月巡四次,因为他觉得这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尽的岗位职责。
  从高空俯视,陵江、罗江交汇形成了一个大写的“Y”字形,得天独厚的“三江六岸”美景自然而成。“以前这里水质并不好,漂浮物较多,河床两岸偷倒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陈何生指着合江镇航拍图,给记者描述没整治前的河道状况。
  “合江镇党委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我们成立了合江镇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化州市委党委、合江镇党委书记陈志红同志亲任组长,我和一名分管党建工作的副书记任副组长,同时出台了《合江镇河长制会议制度(试行)》、《合江镇河长制工作督察制度(试行)》、《合江镇河长制工作巡查制度(试行)》等相关制度文件。”合江镇不仅设立了河道管理保护机制,还设立河长制保洁员,定期给每条河段进行“保养”,让河道保持清洁。
  “如果巡河发现河道垃圾、漂浮物、水体污染源等问题,将会在微信上及时联系各村的村级河长,让他们安排清洁员进行处理。”陈何生说,为切实解决河长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提高处理效率,合江镇建立了河长微信联络群。而且每条自然村还建立了河水治理微信群,平时在群里向每位村民发布一些相关政策和通知,分享一些成功治水的典型事例,同时村干部还上门宣传党的政策,耐心讲解,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村民改掉往河里扔垃圾的坏习惯,树立“人人都是治污者”的保护意识,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
  “以水污染防治为抓手,按照‘截污水、关猪场、打偷排’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城乡清洁、养殖场整治、河道清理一体化全域治理格局。”陈何生给记者分享了合江镇党委政府多管齐下的有效治水措施,水臭河黑的河道已经成为历史,如今,经过整治后的陵罗两江已经达到了三类水质。
  “合江是我家,治水靠大家。”陈何生说,治水是一项长期事业,要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堤固”的目标,就必须彻底转变村民乱排、乱扔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大家共同维护河道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