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7-31期 第B4版:文化

历史上久负盛名的苏州泥人

  ■彭兴亮
  提起泥人,总是想起无锡惠山泥人和天津的泥人张。然而,在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还有苏州泥人。唐代时,苏州就有“塑圣”之称的泥塑高手杨惠之,他与“画圣”吴道子齐名,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徭神笔路”之说;到宋代,苏州泥人已从塑佛像发展到塑婴孩。制作工巧,获得盛誉。《岁时广记》中说,南宋泥人“推苏州极工,为天下第一。”
  苏州泥人,有单塑、群塑、绢衣泥人,也有施彩戏文和“捏相”泥人,种类繁多。已发现的最早的苏州泥人——两尊制作于五代、北宋期间的泥塑观音,神态端庄,通体施彩缀金,保持着晚唐时的风格和特点。一组在镇江出土的苏州捏塑孩童,每个高不过四寸,塑得天真活泼,充满稚气。将它们聚合在一起,则成摔斗嬉戏之状,情态各异,相互呼应。一作朝天之势,侧首而视,一副不甘示弱的神情;一作扑地之状,抬头相睹,表现出傲然逞强的样子;另一坦然而坐,似乎以“裁判”自居;再一个正挥动双手,象在热烈鼓动,还有一个远远而立,袖手旁观,为这场摔斗而神往。这组捏塑,其肢体肌肉运动的表达,透视比例关系的正确,造形的生动真实,衣纹线条的纯朴简炼,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平江”(今苏州)孙荣、包仁祖虽不见于史册,但其构思和设计,可说是匠心独运。
  明清时,苏州出现了戏文泥人。这种泥人,色彩瑰丽,形态动人,具有较高的概括力。现尚保存着《定军山》、《断桥》、《凤仪亭》、《珠帘寨》、《打金枝》、《杨排凤》等戏文泥人。盛行于苏州虎丘、山塘一带的“捏相”泥人,更是形象逼真,神态动人。据清代常辉的《兰舫笔记》载,捏像艺人用一团泥藏在袖中,一边与对方谈话一边捏,几分钟就能捏成一个,晒干后涂上色彩,装上身手,肢体以香樟木为之,手足可活动。冬夏衣服,可随便更换。《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中有这样的描述:“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宝钗见了,别的都不理论,倒是薛蟠的小像,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她哥哥,不禁笑起来了。”苏州博物馆曾展出明末清初著名爱国者顾炎武的泥捏小像。高约20公分,姿态、神情、衣冠,都十分逼真,可称苏州“捏相”泥人之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