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7-25期 第2版:要闻/热评

用“党建+”引领经济发展

  今日观察
  梁任华(市区)
  说起党建工作,不少人觉得离得远、摸不着。实际上,它很“接地气”,让你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近日茂名日报刊登的文章《我市“党建+”新模式成为发展新引擎》,就我市如何“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效进行了报道,让人对党建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
  党建是一面旗帜,引领改革发展;党建是一个标杆,衡量民生温度。近年来,潘州大道、中德大道、茂化快线、汕湛高速茂名段、包茂高速、深茂铁路等道路纵横贯通,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高层住宅鳞次栉比,便利的交通条件、宜居宜商的社会环境,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来茂投资创业、安家落户。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社会民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幸福的笑容在市民脸上绽放——这些成绩,都是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结出的累累硕果。“党建+”正成为我市迅猛发展的原动力。
  做实做强“党建+”文章,需要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引领力和社会动员力。一是强支部,补短板。大力实施“党建+扶贫”、“党建+美丽乡村”、“党建+产业发展”、“党建+全域生态旅游”等行动,打通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党员党性观念不断增强、工作作风不断改进、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激发干部群众的使命意识和创业激情。通过抓党组织定目标、抓党员当先导,将基层党建与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一起细化量化,对路边、河边、沟边、村边、地边进行洁化和绿化,大力开展清杂物、清垃圾、清小广告、清路沟、清庭院“五清”行动,以硬化、洁化、绿化、序化、亮化“五化”目标不断助推城镇一体化建设及乡村振兴工作。二是搭平台,作先锋。要求所有的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岗位、参加党内活动、服务群众时须统一佩戴党徽,亮明身份。各基层党组织要设置“党员示范岗”、“先锋服务区”等,让党员在服务群众的同时,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探索和创新“党支部+致富能手+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党支部+公司+贫困户”帮扶模式,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头、贫困户参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帮助贫困户争取扶贫项目和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可探索试点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产业能手到村挂任“就业委员”和“产业委员”的方式,优化村“两委”班子,助力脱贫攻坚。三是筑思想,严追责。运用“互联网+党建”思维,让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上党课,不断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让党员在“学”中筑牢思想根基。建立台账,实行周排名、月通报,强化各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的主抓责任。通过“树、评、奖、罚”等激励措施,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责任,全面形成了“主体、主管、主抓、主为”“四力合一”的抓党建促经济建设工作新格局。
  笔者认为,只要确立党建工作在各项工作中的主导引领地位,推行“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我市更加美丽、更加富裕的崭新蓝图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