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7-18期 第A2版:要闻

党建长明灯 照亮山旮旯

——茂名供电局“5+”模式助力精准扶贫

  挂任村“第一书记”钟健向本报记者介绍帮扶贫困户种养的情况。
  党旗飘扬
  新时代奋斗者故事
  文/图本报记者柯小瑛
周泽佳
  心中有穷亲,肩上有担当。根据十九大新时代精神和各级新时期精准扶贫的要求,茂名供电局主要负责信宜市洪冠镇垌头贫困村和35户110名贫困户,以及茂名地区9条非贫困村的451户1046名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工作。在这一轮实践中,茂名供电人在垌头村精心打造的“5+”模式,成为我市创建“党建+”品牌项目活动的成功典范,使一个省定贫困村逆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委建设、扶贫机制、特色产业、电力扶贫、志愿服务,每一个“+”,都凝聚着供电人的辛劳和智慧,彰显着他们对精准扶贫的责任与担当。

  闪闪红星垌头照 愚公移山开新路
  位于信宜市洪冠镇东北部的垌头村,全村总面积1260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只有740多亩,属于典型的山多地少村庄,而该村在洪冠,更有“末尾村”之称,大山阻隔了它与农产品销路较为畅通的邻镇钱排的交易往来,千百年来村民们大多沿袭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种植的农产品难以卖个好价钱。
  去钱排,横亘眼前的大山没有路?供电人想到了开山挖路。去年5月,在茂名供电局党委、洪冠镇党委的支持下,贯通了从贫困村垌头村到钱排镇云开村的5公里跨镇公路建设,垌头从此告别“末尾村”的尴尬称呼。同时,道路的贯通也重现了战争时期垌头云开之间的我党革命物资“生命线”。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实施遇到了恶劣天气、坚固泥石、道路走向等诸多问题,但扶贫工作组与镇村干部始终迎难而上,积极主动与群众沟通联系,解决山林开挖问题。去年11月,跨镇公路全线贯通,建成后,群众可开发山林面积达到6000亩,预计能够在中长期为贫困地区发展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达到3000万元,并带动地区红色旅游和文化的长远发展。
  记者眼前,一条宽约5米的公路盘山而上,开山后的路旁山石坚硬陡峭。驻村“第一书记”钟健感慨地对记者说,半年多的削山取路,真正体现了供电人、镇村干部和当地群众愚公移山的精神,村民无偿砍伐自家山林捐献山地的情怀也难能可贵。他告诉记者,群众过山有路,农产品找到销售出路,农民增收不少,而且,在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我党运送军需物资、药品和粮食的秘密线路,如今跨镇公路开通,也为这一方山区注入了红色基因,让光荣的革命传统得以传承和弘扬。目前,该局党委正在谋划将这盘山公路硬底化。

  精准扶贫效果好 精准脱贫境界高
  沿着崎岖的小小山路,记者来到了半山腰一处益智种植基地,但见低矮碧绿的益智林果实累累,林阴之下,散养的鸡群四下觅食。
  贫困户陆保荣向记者介绍,这是他家的山地,茂名供电局对他的家庭实行帮扶,免费提供益智种苗和鸡苗,还委派技术人员传授种养技术,全方位服务,而且这种“套养”模式很科学,益智果可以加工为凉果,也可以入药,淘汰后的秸秆可加工生产为益智饲料,用来喂鸡,散养的鸡可以吃掉林下的虫蚁,“益智鸡”的售价也比一般山地鸡要高,每斤价格达到23元。他开心地对记者说,精准扶贫让他的家庭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去年益智果和三华李的收入有2万多元,今年又有益智鸡的收入,而且随着子女逐渐就业,家庭很快就可以走出困境。陆保荣说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聆听着贫困户的肺腑之言,钟健欣慰地告诉记者,村里28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受益于“套养”模式的帮扶,除了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局党委还想方设法多渠道解决销路问题。在垌头村挂任“第一书记”,令他感触颇深的就是贫困户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改变,陆保荣夫妇勤劳朴实,不但自家努力脱贫,还积极帮助邻居进行泥砖房改造,一户贫困户由于子女外出,泥改时缺乏帮手,他主动帮助这户人家建屋。房屋建好后,局党委通过“一户一实事”机制,发动党员捐款,帮扶购置小家电,让该贫困户高高兴兴进宅新居。
  除了像陆保荣一样勤勉脱贫的贫困户,还有自力更生、谢绝帮扶的村民。据钟健介绍,他挂任第一书记后,了解到今年60多岁的彭可庆一直单身未娶,独自一人过着土里刨食的山民生活,于是多次提出为彭可庆申请五保,享受相关待遇,但每次彭可庆都婉言谢绝,感谢党的关怀,国家没有忘记贫苦的农民,笑着说自己还能干得动,目前不需要,还想为这个社会做一点点贡献。

  九零后敢担当“第一书记”有作为
  整个采访,群众感恩于茂名供电人的倾情帮扶,供电人感触于村民们的勤劳自强,而记者则感佩于第一书记的担当与实干。
  钟健是一位“90后”,这个身材高大壮实、性格善良敦厚的年轻人,自2016年5月开始担任垌头村精准扶贫驻村干部,自2017年6月开始接过组织的重任,挂任垌头村“第一书记”以来,在茂名供电局党委和洪冠镇党委的指导支持下,厘清思路,尽职尽责,将精准扶贫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他向记者介绍,该局在我市“党建+”品牌项目活动中,精心打造了“5+”模式。第一,“党建+”村委建设。通过开展支部联建强化思想,加强阵地建设强化宣传,举办特色党日强化担当,全力打造“党建+”村委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核心;第二,“党建+”扶贫机制。制订强化“双一”保障,首创“三个一”机制,落实“四个一”抓手等一系列得力措施,打造“党建+”扶贫机制,加强精准发力保障;第三,“党建+”特色产业。洪冠是南药专业镇,群众传统种植砂仁和益智,扶贫工作组进驻垌头村后,引进百香果种植,拓新做强传统产业、延伸特色产业、发展新型产业、培育多元产业的工作思路,打造“党建+”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造血”功能;第四,“党建+”电力扶贫。出台电网改造实施方案,加强管控,积极为贫困户办理光伏项目接入报装,同时比去年增加电网基建资金14277万元,加大对全面解决低电压、卡脖子、不通动力电等突出问题的投资力度,打造“党建+”电力扶贫,助力农村电网升级;第五,“党建+”志愿服务。借力电力专业志愿服务、造血脱贫志愿服务、公益关爱志愿服务,打造“党建+”爱心行动,擦亮志愿服务品牌。
  垌头,从山旮旯“末尾村”蜕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诠释了茂名供电人践行精准扶贫的用心至专,用情至深,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党建这盏长明灯的高度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