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7-11期 第B8版:财富周刊

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规避四大新误区

  本报综合消息最近,各类P2P频繁爆雷,市民刘女士把自己的钱从各类网贷平台中取出来,想重新找个“新出路”。同时多家银行也推出了各种诱人的理财产品以及存款类产品等进行揽储大战。资管新规落地近两个月,银行理财市场出现了新变化,专家提醒投资者,四大理财新误区需规避。
  “有人认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是绝对安全的,这是错误的。”有关专家告诉笔者,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市场发生了新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误区。
  误区一,认为银行理财稳赚不赔。理财产品有风险,以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来看,理财产品有可能既不保收益也不保本。但是与其他理财相比,银行理财产品相对安全。
  误区二,短期理财比长期理财更安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般由无风险收益、流动性补偿、风险溢价三部分组成。理财产品的安全程度,取决于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具体投向哪里,风险溢价高,则收益率高,但跟期限关系不大。“一般来说,长期理财流动性的补偿,会高于短期理财,但并不意味着,短期理财一定比长期理财年化收益低,比如在季末、年末或者资金面紧张时,有可能出现短期理财收益率上升的倒挂情况。”专家建议,选择期限时,要结合自己的资金流动性及资金使用需求来确定。
  误区三,银行理财立刻起息。每个产品都有募集期,有的产品募集期甚至长达十几天,在此期间资金按照活期利率计算,因此,市民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看清起息时间。
  误区四,预期收益就是实际收益。预期收益是银行根据当时市场环境和历史业绩估算出的收益,不一定是最终收益,并且随着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未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更不能盯着预期收益看了,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了解清楚,银行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是什么。
  对于理财的建议,专家认为,保守型投资者,可以选择银行定期、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以及国债等产品,对于年轻群体而言,可在资本市场低迷时选择指数类的基金定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