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6-19期 第A1版:要闻

彭村湖城乡污水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稳步推进,生态恢复首期人工湿地工程基本完成

湿地公园造福于民

  彭村湖首期人工生态恢复湿地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成片具有吸污功能的美人蕉同时也具有观赏功能。
  本报记者周泽佳摄
  ■记者谢力忠通讯员苏海杰傅锦洪
  本报讯日前,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彭村湖城乡污水综合治理示范工程中的截污工程目前已取得初步进展,生态恢复首期人工湿地工程基本完成,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正稳步推进,此外,低埒河二期(站北路至茂南大道)污水管网、西粤南路(北段)污水管网、茂南大道污水总管、站北六、七路污水管改造等建设工程也在施工阶段中。
  位于茂南区镇盛镇的彭村湖属典型的天然湖泊湿地,全长约16公里的黄竹河是彭村湖重要的入湖河道。彭村湖担负着市中心城区的防洪排涝任务,是小东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东江是省、市污染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虽然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质离整治远期目标要求仍存在差距,因此,彭村湖整治和生态修复已迫在眉睫。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彭村湖综合治理项目,多次召开会议,听取该项目的进展情况汇报并进行研究。为尽快改善小东江水质,以及彭村湖周边的人居环境,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参照露天矿生态公园生态修复整治的做法,相关工作由政府指导,按照“截污、清淤、修路、造景”的总体思路,结合实际找准关键性问题,对症下药,以“花小钱办大事”为原则,精打细算,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为探索彭村湖生态恢复示范,我市在黄竹河旁选址建设首期人工湿地工程,总占地38206.79平方米,主要为荒地和水塘,设计处理水量为每天1万立方米,处理的污水为黄竹河河道水体。黄竹河河道水体主要由黄竹河自身径流和第一污水处理厂尾水组成。
  该工程主要构筑物包括粗格栅提升泵房、接触氧化池、平流沉淀池、垂直流人工湿地和设备房。处理工艺采用“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即采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加上湿地植物的根系吸收过滤作用进行水质净化。项目建成后形成1万5千平方米的湿地区域,可打造成休闲的湿地公园。目前彭村湖生态恢复首期人工湿地工程基本完成,正在调试运行。
  此外,彭村湖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亦正在建设中。据了解,彭村湖周边26个自然村将选择13种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彭村湖周边建设13种工艺的农村污水处理集中展示基地。目前,蔡屋村已建成采用人工快渗技术工艺的污水处理设备,出水水质部分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关链接:
  ●生态意义:湿地公园
既能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也能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并且在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方面功能十分强大,还能够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社会效益:湿地公园
从某种程度上可促进湿地文化的提升和传播,它是重要研究基地及科普教育、教学实习的理想场所,通过科普宣传和教育,可增强大众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利用其优势,还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进行生态旅游。
  ●经济效益:湿地公园
资源极为丰富,可促进农业生产丰收和其它行业的效益,加上发展其生态休闲等特色产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再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对地方经济产生全方位的拉动作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