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5-22期 第B4版:文化

茂名的一帧精美名片:张宗俊

  陈勋超
  老一辈卓越的美术家张宗俊先生是茂名市高州人,他的绘画艺术令人叹为观止;他的乡情,浓醇似酒;他的品格,更是令人肃然起敬。茂名这片热土,养育出这么一个出类拔萃的儿子,是茂名的骄傲!
  艺术家总是凭艺术作品说话。远在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张老的木刻画《战胜旱灾》《歌舞到田间》《建设中的油城》《队日》《鉴江晚望》《桂林晨雾》《山河锦绣》……等等-批作品,跨长江,过黄河,到北京,入选全国第二至第五届美展;大型套色木刻《油城春晓》还挂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大厅上,全国各大报刊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这些佳作,不但蜚声全国,还走出了国门。《战胜旱灾》等多幅先后送到日本、南美、东欧、墨西哥、东南亚、香港和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展出;《歌舞到田间》入选首届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在莫斯科展出。开放改革后四十年,时代的更新,更激发他的创作热情。至此,他的技巧更加娴熟,他的艺术语言更加丰富,艺术风格更加多样。无论版画、油画、水彩、国画都得心应手,刀笔并用,佳作连连。他勇于创新,把国画与版画技巧相结合,令人耳目一新;他独树一帜,把传统拓印与版画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挤线拓印法”,将作品变得更具立体感,更有质感,且具浮雕韵味,丰富了版画表现力。《山魂》《九珠连环》《源头活水》《玄梦图-物欲的症结》《穿云破雾通京九》《水满鱼肥》……等等,等等,这些作品,有的入编世界现代美术家年谱,中美英日十多家美术家协会出版;有的参加迎接香港回归全国书画大赛获特等奖;有的获全国山水画创新奖;有的远赴加拿大,走遍温哥华等20多个城市;至于在全国、省、市展出的,就不在话下了,可谓著作等身。这位出色的版画家,硕果累累,实至名归。
  张老是一位极具良好修养的长者。他为人率直、敦厚、豁达、善良。我在高州师范读书时是他的学生,后来在文化馆和高州文艺创作组(当时单独建制)工作时与他又是同事,及后虽然分开(他在文联我在文化馆),但我们宿舍近在咫尺,你呼我应,也算是忘年之交。几十年来,未见过他发过一次脾气,未见过他以训斥口吻对学员说话,未见过他与同事争辩红过脸。记得20世纪80年代我他俩单位建屋时,曾因地界有过小争端,还是他对双方作了规劝,各退 一步,使问题得到完满解决。我还记得进入新世纪后,在高师校庆开大会那天,在主席台排座次时发生了一桩荒谬的事情。论资历,论贡献,无论哪-方面,显然张老应该排在首位。可是,在开幕前-刻,这个位置居然让另-位画家占据了。校友们顿时哗然。谁不知道,那位先生之所以成为画家,他的画作大都是经张老勾好墨线他才能动刀,如今怎能欺师忘祖呢?有人想去叫那位先生挪位置,但被张老制止了。张老坦然说:“何必计较太多?有心思不如多画几幅画好。”说着慢慢移步到旁边次要的位置上坐下。区区一桩小事,也足见张老宽阔的襟怀。还有-件令人匪夷所思事情,也许没有很多人在意。那就是张老的官越当越小,钱越领越少。他是解放广州时与香港-批进步画家同时回国的,那批同志都在省城或做教授或做大官了。而他,却从《华南青年》美术编辑部,响应党“艺术家要深入生活,到基层去,到农村去”的号召,也出于对家乡眷恋,从广州回到了茂名,在高师当一名美术老师。后来因工作需要被调到湛江当了博物馆副馆长。在湛未久,他再次申请调回高州。最终在高州文联落脚,被选为副主席。到头来,这个副主席算是什么职级?文联参照公务员系列,因为他的副主席前面没有“常务”二字,只算作社会兼职,没有相应级别,只好归入“科员”一档了。如此这般,连湛江那个副科级也没有了啊!退休后,他享受的便是“科员”待遇了。一个受聘于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终身书画家,退休后得到的竟是退休人员当中的最低待遇,闻者能不唏嘘?历史和他开了-个多么大的玩笑啊!可是他无怨无悔,从未和别人提起过。他的心态是那么恬静、豁达、从容。你敢想象么?九秩开外的老人,依然孜孜不倦,每天早上坚持花两三个小时坐在冷板凳上作画、看画,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保持旺盛的艺术青春,对荣誉、金钱、地位,达到了宠辱皆忘的人生境界呢?我想,除了继承中华几千年读书人讲风骨的民族优良传统之外,更主要,而且起决定作用的肯定是:他是一位中共党员。时刻不忘六十年前在党旗下,庄严举起右手时发过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铸造了他的定力,“奋斗终生”就是他永不歇息的动因!
  爱祖国、爱家乡,是张老的又一个闪光点。青年的张宗俊从省艺专毕业后曾赴香港到郑可工作室与黄永玉等一起从事艺术活动,那时候起,就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得悉广州即将解放,便同爱国青年艺术家们一起绘制了巨幅毛主席像和三米高的毛主席浮雕带回广州。到广州解放的第一天,毛主席巨幅画像已在广州最高层的爱群大厦挂起来了,浮雕已在中山图书馆展出了,一下子使得晕浊的老城,空气变得清新。解放初,组织安排他在华南团委当《华南青年报》美术编辑,出于上面已说过的原因,他毅然申请调回家乡当一名美术教师。从此,开枝散叶,在高州师范几年间,栽桃育李,为茂名培养了大批人才;这批种子撒出去,又培养出更大批的美术新苗。转到文化单位前后,他组织农民版画班,亲自发动、亲自组织、亲自授课,亲自讲美术基础知识、亲自传授木刻技法,一个个手把手辅导,这种班,先后举办了20多期,学员达到300多人,涌现出很多优秀农民美术作品。对此,广东省文化厅和广东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了《高州、澄海农民版画展》,在广州文化公园展出,轰动一时。高州农民版画家的作品登上了大雅之堂,高州成为闻名遐迩的“版画之乡”。今天,随着社会变革,虽然版画式微,而高州依然保留着版画种子,版画依然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
  张老为茂名版画作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茂名版画祖师爷的称号,这是毫无疑义的。诚然,又是故乡的沃土和甘泉,滋润哺育了这位画家。假如他不下乡看过茂名农民用几递龙骨车抗旱的壮观场面,《战胜旱灾》从何而来?如果他不下乡体会到翻身农民丰收的喜悦,又何来《歌舞到田间》?如果没有热火朝天建设茂名石油城的创举,又怎么可能产生《油城报晓》?他爱家乡、画家乡,家乡的活生生的素材艺术地反映到他的作品中,成就了这位画家。也充分说明了他走的回乡之路走对了。虽然生活上没那么宽裕,而精神上却成了富翁!世界是辩证的,事物之间总是相辅相成。家乡的山水滋养了他,而他的大量优秀作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又大大提高了茂名的知名度,使茂名的精神文明又上一个台阶。
  张宗俊,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这位在艺术长河中不懈击水搏浪的老人,已经珠玉盈囊满载而归,是茂名版画界的一面旗帜,也是茂名一帧精美的名片!不愧为艺术晚辈学习的楷模。
  祝愿张老健康长寿,艺术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