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5-08期 第A6版:热评/重磅

乡村振兴离不开民生水利建设

  热点评说
  邹玉芳(茂南)
  茂名日报报道,一道水陂蓄起三丫河的河水,旁边建有两个水闸,水闸里分别安装一个水轮泵,两条铁管连接着水轮泵和上面的渡槽,无需电源,哗啦啦地抽取河水灌溉农田。这是茂南区公馆镇竹仔岭、黄泥塘村委会建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两个水轮泵站。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两个水轮泵站和当时兴修的渡槽、水渠,仍然还在为两个村委会1700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为农业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两个村委会的“命根”。
  受自然条件影响,一些地方的农田远离水源,为解决农作物灌溉用水问题,老一辈水利工作者采取一些简易、切实可行的水利工程技术措施如大江车、龙骨车、戽斗等工具人力提水,以减轻和免除水旱灾害。新中国成立后,提水工程有较大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兴建机械提水,60年代大兴水轮泵。水轮泵的工作原理是在河道中选取一合适位置设一道水陂来提高河道的水位,利用水的下落作为动力来推动水泵的叶轮运转,从而吸水扬上高处灌溉田地。由于水轮泵造价低,施工简便,效益快和综合利用性能好等特点,水轮泵工程在全国各地得以广泛应用。但由于水轮泵损耗水量较多,加上水轮泵的机件易损坏,配件难找,随着水利技术的改进,水轮泵站逐渐废弃。茂南区公馆镇竹仔岭、黄泥塘村委会的两个水轮泵站运行逾半个世纪,仍发挥效益,不由得让人感叹,此水轮泵管护工作到家,才能发挥效益至今。
  任何物品都有使用年限,水利设施也不例外。为解决群众生产用水难和提高防洪抗灾能力,各地每年都会新建或维修加固大批水利工程。但由于各种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不同,受建设时技术所限和后天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经年累月运行后,不少水利工程老化、退化、失修严重。有些水利工程虽建设好了主体,由于资金配套不到位的原因,一些设备缺少配套衔接,从而无法发挥效益,制约了水利设施正常发挥效益。也有些地方一味重视大型水利设施建设,动辄数十万元、数百万元甚至逾千万元的水利工程,而对一些沟、塘、渠等小水利无暇顾及或不屑于顾及,导致大、中、小型水利设施之间无法互补,以致部分缺水地区群众生产用水难。
  随着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水利设施是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抵御自然灾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基础。当代水利建设者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补齐防灾减灾和民生水利设施短板,大力解决最现实的水问题,使人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