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3-09期 第B5版:史鉴

康熙统一台湾后采取了哪些妙招

  收复台湾之后,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康熙将台湾再次纳入中国版图,设台湾府与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省。同时,设官兵镇守并且治理。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8000人;设澎湖副将一员,兵2000人。
  中华大统一的局面形成了,清政府为了促进台湾经济的发展,从康熙、雍正到乾隆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一是组织在台清军参加垦荒。施琅的一个参将陈致远就“募佃开垦田园二万余亩”。二是招徕流民。原来,福建省人民大多在春时往台耕种,秋时回籍。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允许内地知县对去台之人发给执照,文武官员验照放行。雍正十年以后,清政府则允许去台之人携带家眷。这就促使台湾人口激增,到了乾隆年间,去台湾定居的东南沿海各省人民达数十万之多。追至嘉庆十六年,在台汉民已逾200万。这些移民将大陆上先进的铁制耕具和生产技术带到台湾,同当地汉人、高山族人民一起掀起了开发台湾的新高潮。以台湾府为例,在郑氏统治时期,全府田园总数为18753甲(每甲约合十一亩);在康熙二十四年至雍正十三年的五十一年间,共开垦田园34400甲;在乾隆五年至九年,又增垦2850甲。台地日辟,生齿日繁,人烟辐辏,市摩渐兴。
  康熙年间,台湾府所属各县广泛兴修水利,取得了很大成绩。“蓄泄三年之间,田谷倍获”。

减免赋税发展生产
  康、雍、乾时期,清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减轻台湾人民的负担。首先,减免赋税。台湾在荷兰殖民者和郑经统治时期赋税繁重:“上则(田)年征谷十八石,中十五石六斗,下十石二斗”;康熙时减为:上则田年征粟八石八斗,中则田七百四斗,下则田五石五斗;雍正时再减为:上则田二石八斗,中则田二石二斗,下则田一石九斗。乾隆时更多次下令,对台湾“应加薄赋之恩”,同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其中包括把施琅后代每年在澎湖倚势得的1200两规礼银予以废除。其次是减少丁银。郑经统治时期,“每一丁年征银六钱。本朝(康熙时期)征额每一了年四钱七分”;再次是降低物价。康熙二十二年,即台湾未归附大陆之前,台湾米“每石某银五两”。归附大陆的第二年,台湾“百货俱贱”,“谷价每石二钱”。康熙二十五年,“上好白谷,每石一钱六分”。
  康、雍,乾时代,台湾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雍正年间,“上田一甲收谷百石,中七十石,下四十石”,每年稻米产量达七八百万石之多。桑棉种植十分普遍和兴旺,“鸡豚之畜数倍内地”。手工业,尤其是制糖业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康熙年间,台湾三县“植蔗为糖,岁产五六十万(篓)”。每篓合一百七八十斤,总产量一亿多斤,不仅销售沿海,进人京津,而且远销国外。因此,史称台湾“糖谷之利甲天下”。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台湾社会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康熙时期,在制糖业中就出现了“雇募人工”的手工工场,以后又出现了先付钱后取货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即国家包买商。他们“于新谷未熟,新油、新糖未收时给银先定价值,俟熟收而还之”。
  由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台湾与内地的联系与往来不断加强。清朝政府允许沿海地区的百姓浮海贸易,同时还对“捕鱼虾小船及民间日用之物并湖口贸易,悉免其出税”。因此,海上贸易十分盛行,地区也相当广泛,“北至宁波、上海、天津、锦州,南至粤东,对渡台湾,一岁往来数次”。进行贸易的商品种类繁多,据记载:台湾“海船多漳泉商贾贸易,于漳州则载丝线、漳纱。剪绒、纸料、烟、布、席草、砖瓦、小杉料、鼎铛、雨伞、柑。袖、青果、桔饼、柿饼;泉州则载磁器、纸张;兴化则载杉板、砖瓦;福州则载大小杉料、于笋、香菇;建宁则载茶。回时则载米、麦、寂豆、黑白糖、锡、番薯、鹿肉,售于厦门请海口。载糖、靛、鱼翅至上海,小艇拨运姑苏行市,船回则载布匹、纱缎、桌棉、凉暖、帽子、牛油、金腿、包酒、惠泉酒。……关东贩卖乌茶、黄茶、绸缎、布匹、碗、纸、糖、面、胡椒、苏木,回日则载药材、瓜子、松子、棒子、海参、银龟、蛏干”。通过贸易往来,互通有无,有力地促进了台湾和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

确立儒学教育体制
  这不仅在行政隶属上确立了清政府对台湾的治理关系,也在文化教育上确立了和大陆一致的儒学教育体制。
  最初移民台湾的汉人大多是为了生计,本身的生活水准比较低,对文化教育的需求也不高,因此,在明郑时期,很多年轻人并没有接受过系统优良的教育,在康熙统一台湾之后,一方面是清政府重视发展台湾的文化教育,给台湾同胞提供了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准逐渐提升,在“百业士为先”的传统观念之下,越来越多的台湾学子希望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清政府因此大办学校,“择汉人之通文理者,给以馆谷,教诸番童”。在这些学校中,高山族子弟进步很快,“有背诵诗、易经无讹者,作字颇有楷法”。高山族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康熙二十五年,也就是1686年,科考制度在台湾实行,第二年正式实施,开启了“考试领导教学”的案例,康熙颁布的“圣谕十六条”更成为当时台湾学校教育的依据,以“天、地、君、师、亲”为主轴的教育模式对台湾学子影响巨大。
  从康熙统一台湾之后,台湾的儒学教育和以前相比产生了极大的发展,从南部到北部,各地方都办学院,设立社学,包括私墅,开始培养儒家的知识分子,台湾的学子也经常到大陆来参加科学考试,一直到清朝末年,就出现了很多包括进士、举人、贡生,还有好多的秀才。
  台湾的儒家教育跟大陆是紧密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台湾的文化实际是中华文化向台湾传播的结果,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福建跟台湾文化的紧密相连,同样组成了中华文化大家庭的一员。
  八岁登基的少年天子康熙也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统一台湾大业。二十二年过去了,康熙对郑氏的和谈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在进行。虽然九次和谈均未获成功,但却使和平统一大业一直推进。即使最终出兵,同样也是以和谈的政治方式而大功告成。康熙以“谈”收复台湾,既是以大清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实力作后盾,又充分体现了康熙皇帝非凡的政治胸怀、风度和智慧。
  摘自《文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