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2-07期 第B2版:民生/史鉴

古代的春运

  随着2018年春运火车票的开售,又一场全球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人口流动拉开序幕。可是你想过吗,古代在春运期间公务人员和务工人员回家有多困难,不妨我们看看古人的春运,看看古人春运期间是怎样回家过年的。
  我国古代的春运最早起始于周朝。因为周朝时就已经出现了现代春节的雏形,古代的“春运”也就随之应运而生。不过那时的春运,因为交通工具以及道路的限制比现在要困难。然而,由于封建时代有“父母在不远游”等礼俗思想因素的限制,人口流动的数量并不大,距离也不太远。其次,与今天不同的是古代春运主体并非“外出务工人员”,而是公务人士和商人。
  对于外出务工人员的回家,和我们现在的政府关心外出务工人员不一样,那时他们关心的不是太多,那些外出的谋生者、经商人士,他们只能自行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早早动身起程上路,避免延误了回家的时间。
  “回家难”的背后其实是“行路难”,也就是道路交通不便。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不忘修路。殷商时代便十分重视道路交通的建设,在安阳殷墟考古中就发现了大量车马坑。到了秦代,中国的陆路交通水平突飞猛进,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全国性公路网,这给“春运”提供了便捷。除了驰道,秦时还有直道、轨路等。这里所说的轨路,便是当时的“高铁”。当然,那时的轨道非铁轨,而是用硬木做的,下垫枕木,除了工程材料不同外,与现代铁路基本没有什么区别。马车行驶在上面,速度非常快。
  在古代,春运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人力和畜力。中国最早的人力车是辇,辇就是轿子的前身,之后又有痴车、独轮车、鸡公车、黄包车、三轮车等。而长途运输特别是物流则主要靠畜力车,它就是中国古代的“大巴”。有马车、驴车、骡车、牛车等,其中马车是古代春运最主要的工具。
  普通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有轏车、辎车等。轏车是一种轻便车,结构简单,车体材料档次也低。辎车则是大货车,送人时则变成了大客车。而政府官员和有钱人乘坐的是安车,安车相当于现在的高级小轿车。而皇帝乘坐的是辒车,辒车相当于现代豪华房车,只有皇帝才能使用。
  因此,古代人春运回家,一般能坐轏车就很不错了,大多数人只能靠两条腿或牲畜代步,实现“回家过年”的心愿。
  为保证节日期间运输畅通顺利,中国古代有官办、商办、民营三类交通体系,但不论哪一种都是要收费的。不像现在,节假日免收过路费。而古代恰恰相反,节假日时客运和物流费用会比平时贵一些,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以唐开元年间为例,当时相当于现在基层股级干部的九品官,一月工资为3817文,日收入约127文。两个人抬着100斤的东西走50公里,每人可以得50文,以每天走25公里来说,日收入25文,这在当时可买2斗米(约25斤),所以当时的运费并不高。如果走水路则更便宜,因此坐船回家是古人春运的首选。
  摘自《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