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1-25期 第A3版: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大工作新思路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林振光
  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央层面明确“人民”的中心地位,说明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民”来谋划、推进和落实,多做有益于人民幸福、有益于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的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大绝不能缺位。恰恰相反,人大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紧紧盯住新时代人大为人民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等一系列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大工作新思路。
  
  一、新思路必须体现在强化对民生事业的权力监督上
  根据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监督地方国家权力实施。从国家权力机关设置的特点看,这个监督权的运行,不仅映射了地方人大与同级地方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民与代表机关之间的意志表达关系,人大机关本质是人民意志的表达和输出通道。通过这样的制度设计,使人民意愿、人民诉求真正上升为国家意志。但值得警醒的是,人民将自身意志通过人大表达后,谁来实施、是否实施、实施得怎么样,都需要人大进行监督。因此,人大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首要的是强化对民生事业的监督。
  要加强对民生事业监督方式的综合运用。当前,部分政府部门对推进民生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落实标准低、落实进度慢、落实投入少等问题,导致群众意见较大。从人大监督的角度讲,人大负有对由它产生的国家机关的工作以及宪法、法律的实施,进行检查、调查、督促、纠正、处理的强制性权力,其监督权实现方式可以综合运用质询与询问、评议与视察、罢免与撤职、执法检查与专题调查、听取并审议汇报等等。以此看出,人大权力监督有其强制性、特殊性,对行政机关和法律机关有全过程监督的权力。对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群众关注度高的社会事业,人大理应在充分理解监督内涵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各类监督方式,一方面加强对一些民生事业法规条例的监督落实,一方面,要把年度重大民生工程和项目,纳入监督范围,起到推动重大问题解决、促进民生工作推进的作用,最终推动政府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其次,要深化认识人大监督权就是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权利的表现。正如十九大所指出的,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之所以有这样的表达,我认为这根本上对应了人大的“人民性”,即人大必须植根人民、贴近人民群众、倾听人民心声,真正把人民意愿、人民需要、人民诉求反映出来,把人民的意志和决心转化为党的意志和决心。从人民代表为人民、人大机关为人民的角度讲,更好地为人民,就是要更好地行使监督权,使人民的意志最终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转化为一项项具体的发展成果,而绝不是仅仅停留在报告中和法律上。
  
  二、新思路必须体现在推动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基于我国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基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需要补齐和增强的“短板”“弱项”,促进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对茂名来讲,我们同样有和其他地方一样的短板和弱项,甚至我们有些短板更“短”、弱项更“弱”,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还有不少欠账,比如基础教育薄弱、医疗机构布点过少,就学就医难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还比较突出。这些民生的短板、弱项,亟须下大力气、采取硬措施,通过长期努力,加以弥补和平衡。此外,还有实体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等,基础不实、功能不全,都需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落实好。
  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在补短板上主动担当作为。坚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可能把政府民生工作纳入监督之下。要针对茂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列出监督清单,瞄准发展短板,强化权力监督,强化行使权力监督作用,做好打主动监督仗、长期监督仗的准备,一项一项抓检查,一年一年抓督促,综合采用各种监督方式,该现场检查的现场检查,该专题评议的专题评议,该罢免撤职的罢免撤职,充分发挥权力监督作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推动补短板的作用。人大代表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些就是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直接参与处理民生问题的代表,他们对民生工作症结把得准、说得清。必须发挥代表作用,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把加强代表工作作为“补短板”的基础,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引导代表围绕发展教育、卫生、创新实体经济、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多提建议、多出“金点子”、多用心发力,经常性针对民生事业组织开展代表视察、检查和调研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模范带头作用。
  人大植根于茂名人民的最直接体现是推动补短板。人大工作植根于人民是十九大的明确要求,也是人大工作本质所在。人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多发现民生之难、多解民生之忧、多研解决民生之法。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站牢人民立场,牢记为人民使命担当,认真反映群众意愿、接受群众监督,重点听取市政府关于社会保障、医疗改革、义务教育等方面专项工作报告,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把监督的效力、监督的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转化为推动人民可以共享的成果。
  
  三、新思路必须体现在加快完善民生工作体制机制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十六字方针。其中,完善制度就是要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完善推进民生工作的体制机制,完善加强民生工作的方式方法。人大作为权力监督机关,必须要在完善监督民生工作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必须在推进政府部门建立健全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上下功夫。
  要在权力监督中完善民生工作的体制机制。监督既是为了检查工作更准确地发现问题,也是为了指导工作更科学地提出工作的意见建议,完善推进工作的体制机制。人大在推进民生工作权力监督中,要注重在法律法规层面提出推进民生事项的举措办法,引导政府部门完善推进工作的体制机制;要注重把握政府部门推进民生工作的规律性、常态化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制度体系,化解保障和改善民生进程中的困难问题。
  要加快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步伐,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领域,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满足市民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要建立健全与人大代表的沟通互动机制,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处理情况,把人大代表有见地、有分析、契合实际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推进工作的体制机制,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要引导与立法工作对接配合,完善民生工作推进体制机制。对民生领域关系长远、关乎大局的工作,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探索通过立法程序来建立法规制度。比如,我们抓紧推进的冼夫人文化保护、露天矿生态公园保护等立法工作,都属于民生立法范畴。通过法规制度的完善,能使这些有益于茂名发展的“民生”法律,真正保护和巩固已有发展成果,以实际行动推动党委政府决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