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7-12-18期 第B4/B5版:撸起袖子加油干 振兴发展看茂名

凝聚起百万职工建设魅力新茂名的磅礴力量

茂名市工会系统积极抓改革促发展

  • 创文明城市,展职工风采茂名市排舞电视大赛<br>
  • 茂名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竞赛交流推进会<br>
  • 高州市总工会举办“撸起袖子加油干,劳动托起中国梦”征文比赛<br>
  • 茂南区总工会“主题探访”活动到基层<br>
  •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黄奕奕到电白区调研“三个一批”工作<br>
  • 化州市总工会班子到化州市重点项目工地送清凉慰问<br>
  • 信宜市总工会举办庆“五一”职工趣味运动会<br>
  

本报记者陈艺平杨建雄通讯员程福张旦烨
  2017年,全市各级工会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全面履行工会职能,引领职工提升素质、岗位建功,走出了一条具有新时代特征工会工作的新路子,在组织建设、工会经审、调处化解劳资纠纷、工资集体协商等工作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着力建会建家,突出维权维稳,推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举措,彰显了工会工作新作为,为茂名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初,市总工会被评为全省工会工作优秀单位,获得省工会固本强基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特等奖、工会经审工作优秀奖、调处化解劳资纠纷工作先进奖。在县级工会实施经审工作百分竞赛、打造救助、互助、援助一体的职工普惠服务平台等三项工作荣获省工会工作创新奖。我市工会系统积极抓改革促发展开创了工作新局面。
固本强基 伸长“手臂”拓宽“连心桥”
工会组织是工会服务职工最基本的平台保障。作为职工发展的娘家后盾,全市各级工会顺应职工群众需求,伸长“手臂”、拉近距离,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最大限度地将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不断强化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让工会组织在茂名大地上茁壮成长。持续扩大工会覆盖面。以非公企业、产业行业为重点,创新建会形式。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依托组建等多种方式,在企业注册、年检和审批等环节加强协调,从源头上强化建会工作,完善联合工会组织体系。今年民主建会25家,基层工会民主换届188家,发展农民工会员11600多人。全市已建立基层工会6788家,涵盖单位19830多家,发展会员75万多人。全力抓好“三个一批”试点。以园区、社区为重点,建设一批社区、园区工会联合会,一批职业化社会工会工作者队伍,一批“会、站、家”一体化的“职工之家”。全市9个试点已建成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窗口阵地”,其中建立基层工会65个,涵盖企业和个体户930个,会员10849人,创经济效益1.25亿元。强化阵地建设。打造升级版的职工服务中心,为职工提供帮扶救助、互助保障、法律援助等普惠服务。加强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建成示范点30多个。建成全国模范“职工之家”32个、省模范“职工之家”71个,市先进“职工之家”265个。国有企事业单位实现100%实行职代会制度,非公企业80%实行职代会制度。建成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2家,全国、省、市“职工书屋”示范点545家。
搭建擂台 鼓励职工建功立业创先争优
今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中心大局,以提升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增强职工创造潜能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突出以劳动创造和技术创新为重点,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了我市工人阶级在茂名新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如,围绕我市“一体两翼三大抓手”发展思路和“三个做大”发展战略,深化石化、交通、电力等十大重点行业和“三大平台”、各地及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劳动竞赛。在汕湛、云茂高速、潘州大道、西部快线等十项重点工程开展大干120天劳动竞赛。围绕交通网络建设、市区扩容提质和城乡清洁工程等重大项目,开展“六比六赛”示范性劳动竞赛,即以“优质、高效、安全、快速、创新、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比科学管理、赛工程质量;比精打细算、赛成本控制;比以人为本、赛科技创新;比完成任务、赛工程进度;比规章制度、赛安全生产;比遵纪守法、赛廉政建设”,努力创建一批精品工程和一流工程。围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教育创现步伐,与市教育局联手,举办覆盖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中50个专业(学科)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49名青年教师被授予“茂名市技术能手”并代表茂名参加全省决赛,取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1名的好成绩。围绕提质增效、优化服务,提升职工技术素质等,在金融、电信、卫生、食品等系统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各行各业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做好行业工作、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职工岗位业务和履职能力。如今,劳动竞赛已成为工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各级工会认真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丰富和完善劳动竞赛载体、拓展劳动竞赛领域,在职工中掀起了学技术、比技能、创一流的热潮。此外,工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带头作用,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不断激励广大职工用辛勤劳动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目前已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职工创新示范基地34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承担创新课题273项,研发创新成果220项,转化成果67项,发明专利45项,实现经济效益2.58亿元。
依法维权 积极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依法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各级工会把“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理念贯穿整个工作环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劳动关系,推进工会工作法制化,为劳动者撑起一把结实的保护伞,让全市职工在工会这个大家庭中切实感受到温暖,有力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强化维权服务源头参与。建立完善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等平台,反映职工群众意愿和呼声。健全以职代会和厂务公开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畅通职工反映诉求主张的渠道。加强与人民法院工作联系,成立工作机构共同对典型性、苗头性、普遍性劳资纠纷案件进行分析研判。聘任律师为30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担任企业工会法律顾问,完善工会律师联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为职工服务制度。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密切与人社部门联系,加强职工队伍情况的分析研判、风险排查预警和应急处置。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工权益状况调研。开展“每月一主题,普法惠职工”法律宣传活动,派发《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律援助办法》等宣传资料2.5万份,营造学法、用法良好氛围。健全重大劳资纠纷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劳资纠纷应急处置分队建设,建立工会信访干部值班接访及每周三律师接访咨询制度,集中力量办理“工人在线”、“网络舆情”等反映的问题。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接待来访职工53批117人次(其中集体来访9批73人次),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7宗、处置舆情10宗,受理职工来电752人次,较好地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
主动服务 全力打造工会“帮扶”品牌
“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市各级工会坚持以服务职工为宗旨,着力整合帮扶资源,不断优化帮扶项目,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叫响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工作品牌,职工“娘家人”的作用日益凸显。主动服务职工到基层。在建立帮扶工作“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的品牌基础上,持续加大力度开展帮扶服务工作,打造了大病救助、关爱女职工、爱心超市、法律援助、职工“住院二次医保”等一批服务品牌。发挥三级帮扶网络作用。健全市、县、镇(街道)或企业三级帮扶网络,实行三级联动,分级负责。深入开展“六大帮扶工程”、“情暖职工,共建和谐”等主题探访活动,拓宽工会为职工服务的渠道。简化帮扶救助审批流程。规范了救助流程,明确了救助职能,缩短了救助审批时间,提高了救助效率,让困难职工获得及时有效的救助。
  今年全市参加“住院二次医保”职工达2.6万人次,已为1373名住院职工发放赔偿金254万元。今年投入530万元组织开展每月一主题的探访活动17次,服务职工12943人次,惠及企事业单位2800多家次。为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全市各级工会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为职工送上文化大餐。如举办《创文明城市,展职工风采》茂名市排舞电视大赛,全市15支队伍近500名职工参赛,近万名职工群众观看,集中展示职工文化建设成果;动员全市职工参与《魅力中国城》网络投票活动,发动省内兄弟城市及广西梧州等友好城市职工投票支持,为我市成功晋级复赛、挺进半决赛和决赛,取得网络投票第一名、荣获“最受观众喜爱魅力城市”称号、登顶魅力中国城发挥了积极作用;举办排舞展演活动,助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申办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为职工提供节假日文化常态化服务,举办文艺表演、游园等活动,丰富职工群众业余生活,努力打造健康、积极向上的职工文化。

工作展望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黄奕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强调要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这是党的十九大对工会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是工会光荣的政治使命。今后工会工作就是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推动工会改革结合起来。一要在把握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抓好职工服务工作中见实效。扎实开展职工帮扶服务,突出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二要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突出维权维稳主业主责中有担当。完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等制度建设,加强工会与人社、法院、工商、安监等部门职工维权维稳信息的互联互通。三要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建功立业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立新功。推动建立完善专业人才、优秀技能人才尤其是工匠的培养和待遇保障制度,推动企业加大对职工技能培训力度,提升职工整体素质。四要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职工素质中出成效。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积极创新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坚、合理化建议活动,加强对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训和奖励。五要在增“三性”去“四化”不断深化工会系统改革中出实效。提高劳模和一线职工在工会兼挂职主席中的比例,推进农民工建会入会工作,建立领导干部挂点服务基层工会工作制度,加强“互联网+工会”建设,发挥工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引导作用,切实承担起引导广大工会会员听党话、跟党走的职责。

茂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张翼:
  要积极推动工会改革,狠抓落实,大胆创新。提高领导机构中职工代表比例,在委员、常委中分别提高劳模和一线职工比例,增强工会组织广泛性和代表性,领导班子中增设兼职副主席和挂职副主席。整合优化机关职能和机构设置。适应基层工作和职工群众需要,逐步解决区总机关和乡镇(街道)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短缺问题。改进机关干部管理方式,建立一支专职为主、兼职与挂职相结合的机关干部队伍。创新基层工会组织形式,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加强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工会建设。坚持经费使用向基层倾斜,把更多的经费用于服务基层。开辟网上申请入会,推行会员实名制管理,让职工入会、获取服务更高效便捷。提高基层一线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在劳模评选中的比例,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始终不忘初心,立足当前现实,以更大的干劲、更实的作风扎实工作,推动工会改革工作创新发展。

电白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叶北胜:
  要加快推进工会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提高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着力扩大基层工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围绕就业保障、技能培训、扶贫解困等职工最关心最急需的事情,挖掘服务资源,搞好精准服务。完善工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机制,发挥工会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积极性。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改革和改进机关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充分体现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特点。切实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时刻牢记肩负的责任,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加强研究探索,加强学习培训,加强教育管理,着力提高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做好职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在实际工作中树立“严”和“实”的工作标准和工作作风,切实以工作作风大转变推动工会工作大跃升,为做好新时代工会工作和工会改革提供坚强保证。

高州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总工会主席邓铁辉:
  要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政治定力,增强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努力开创高州工会工作新局面。一要着力抓好工会的组织建设。重点抓好“三个一批”建设,注重从非公企业组建工会,发展会员,壮大工会组织。二要着力为职工落实普惠型的服务。切实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广大职工群众的心坎上,使他们感受到工会的温暖。三要着力做好职工维权工作。加强源头参与,加强工会法律援助工作,做实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探索建立合作机制,合力预防调处劳动关系矛盾。四要着力抓好职工劳动竞赛。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深化“工人先锋号”创建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为高州经济社会建功立业。五要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强化自律意识,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继续整治“四风”问题。

化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宋丹青:
  一是推进工会改革。着力在去“四化”,强“三性”上下功夫。加强网络管理服务和职工维权部门的力量。推进专兼职结合的队伍建设。探索由市妇联副主席兼职工会副主席。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充实基层力量。二是创新工会工作。转变工作观念,改进工作方式,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认真开展评选“最美工匠”、“最美护士”、“最美教师”等系列活动,认真做好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职工书屋创建工作。三是优化职工帮扶服务。针对农民工的需求,建设“暖心”工程;关注身心健康,建设“开心”工程;搭建成才平台,建设“信心”工程。同时,以化州市职工服务中心为依托,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帮扶困难农民工;发挥职工之家作用,改善职工活动条件,丰富职工文娱生活。四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配合人大执法检查、政府行政监察、政协视察,推动各项劳动法律法规的落实,积极稳妥地开展劳动争议调处等一系列维权服务工作。

信宜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吕春慧:
  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工会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着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按照增强“三性”、去除“四化”、做强基层、着力创新的要求,深入开展“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集中行动,在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上下功夫,在全面创新工会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在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当好职工群众的“娘家人”,健全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问题,为职工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提供保障。着力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依法保障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深入落实服务职工办实事计划,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帮扶和保障力度,分类施策、精准帮扶,不断提升服务项目的专业化程度和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