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7-12-06期 第2版:热评/要闻

废矿坑变成生态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社评
  本报评论员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频道相继报道了茂名露天矿从“城市伤疤”到生态公园的巨大变化,并被人民网、新华网、南方网等主要网媒广为转载转播。在今年热播的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达康书记把煤矿塌陷区建成生态湖的创举令人印象深刻,但这其实在茂名已经变成现实。茂名市因露天矿而建,60年间露天矿经历了开发建设、污染废弃到全力整治焕然一新,茂名人对此既有环境遭到破坏的切肤之痛,也有收获了绿色发展的成功喜悦。“痛快”之间,是茂名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体会,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实践。在资源型工矿城市普遍面临着环境治理困境的当下,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的背景下,这样的实践值得深入研究并总结成功经验。
  发展,说到底是为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发展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在发展过程中摧残人自身生存的环境。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茂名油页岩开发项目,曾为中国甩掉“贫油国”帽子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茂名石化,也成了中国最大的石化生产基地之一。但在发展的早期和中期阶段,由于不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代价之一,就是挖矿留下两个巨大矿坑,犹如两块“城市伤疤”,环境破坏怵目惊心,而且生态恶化还波及周边地区。2013年,我市着手改造露天矿和建设生态公园。经过四年时间的奋斗,昔日荒凉矿坑变成绿树红花环抱碧蓝生态湖的美景,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而周边生态环境也随之大为改善,农村群众由深受其害变为获利其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茂名露天矿改造和生态公园建设,正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复杂性要求生态改造必须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综合考虑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社会机制,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和方法。我市在改造露天矿和建设生态公园的过程中,经过深入调研和论证,形成了“引水、种树、建馆、修路”的科学思路和举措。不论是决策过程,还是实施过程,科学态度、科技力量贯穿其中,确保了生态环境的改造、建设顺利实施、事半功倍。比如“种树”,原来土壤受到污染,种树很难成活,林业部门依靠科技手段,试了几十种本地树种,最后改种大叶相思和杜鹃,迅速提高了树苗的成活率。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民”初心不能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此,在露天矿改造和生态公园建设的同时,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和引导周边村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并加大精准扶贫力度。伴随着露天矿生态公园的建成,伴随着大片农田灌溉条件的改善,周边村民也致力于建设“花园中的村庄”。而众多农业开发项目,则成为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和贫困户脱贫的有效途径。以位于牙象村的食为天农业科普园为例,这个与生态公园几乎同步建起来的企业,目前雇用的当地村民有50多人,其中有好几位是贫困户。企业给村民开出了每月两千多元的工资,让贫困户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必须坚持全民共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突出环境问题。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好打持久战、攻坚战的准备。因此,除了政府采取宏观治理举措外,还要组织引导市场、社会、民众等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紧密合作、协同努力。在露天矿改造和生态公园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不仅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还引入民间的人力物力,共襄盛举。同时通过媒体广而告之,引起公众关注、热议,形成舆论热点,激发有利于改造、建设的正能量,为项目的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茂名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石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和环境治理不断深入的历史,也是一部从资源型工矿城市迈向生态城市的转型升级史。在此过程中,除了露天矿改造和生态公园建设外,我市还进行了水环境治理,让茂名的母亲河小东江从当年污染严重的“火水河”变成了城中美丽的亲水景观、休闲胜地;还进行了大气环境治理,让当年满城烟囱、烟尘蔽日的地方变成空气质量名列全省前列的美丽城市……藉此,茂名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征途上,正努力实现从“南方油城”向“滨海绿城”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