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7-11-14期 第B5版:论丛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事略

  

李爵勋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家。他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把毕生精力献给中国革命事业,创立了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领导了辛亥革命,缔造了中华民国,被尊称为“国父”,他又举行了捍卫共和国的“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护法运动”。适时地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并依靠共产党,改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他的丰功伟绩,永远载入光辉的史册。
  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生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日,举国上下以不同的方式隆重纪念他,缅怀他的历史功绩,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决心沿着孙中山的革命道路,继续前进,创造新的辉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概述孙中山光辉的一生。试图通过追寻孙中山的足迹,重述他的伟大业绩,让更多的同胞加深对孙中山伟大的一生的认识和了解,以有利于大家更高地举起孙中山的伟大旗帜,阔步前进,以创造新的辉煌。
  一、孙中山的名、字、号和家庭出身及其早期活动
  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出生在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一个农耕人家。1897年旅居日本时,化名中山樵,后以中山名世;有时也以载之、公武署名。辛亥革命前,世人常称逸仙先生,民国建立后,多以中山先生称呼。笔者幼年时,曾听见过一位农村老乡绅,称他为“孙大炮”,污蔑他为“大炮客”,这是对他的极大污蔑。
  孙中山幼时在家劳动,1875年始入私塾读书。1878年5月同母亲一起赴檀香山,随长兄孙眉(德彰)一起生活,尔后入英国教会办的意奥兰尼学校,三年后再入美国教会办的奥亚厚学院。1883年夏奉父命回国,因毁村庙神像,触怒乡人。是年秋入香港拔萃书院继续学习。1884年4月转学香港中央书院(后称皇仁书院),5月奉父命回乡,娶卢氏为妻。1886年入广州博济医院所属南华医学校学医。第二年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在校期间,常往来于广州、澳门、香港等地,与陈少白、尤列、杨学龄一起谈论天下大事,抨击时弊,时人认为大逆不道,称他们为“四大寇”。1892年7月毕业后,先后在澳门和广州行医,并寻找救国道路,结识同志,开始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政治活动。
  1894年弃医回乡,写成《上李鸿章书》,约陆皓东一起经上海北上天津,要求面见李鸿章,陈述自己的“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政治主张,遭到拒绝,这使他对清朝统治的黑暗腐朽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认识到改良主义行不通。从此,他比较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二、创立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以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前进步伐
  1894年冬,孙中山再到檀香山,积极在华侨中宣传反清革命的主张。这年11月24日,他联合华侨中的反清人士,建立兴中会,并且立即筹备经费,准备回国发动武装起义。1895年2月,孙中山又和在香港组织辅仁文社的杨衢云合作,联合香港、广州一带的反清人士和会党力量,于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取名“乾亨行”作为掩护。随又决定于10月26日(夏历九月初九)发动广州起义,结果在起义前一日因运送枪械被发觉,遭到失败,陆皓东等人被捕就义。孙中山被通缉,潜往日本,11月在横滨成立兴中会分会。1896年6月赴美联络华侨,9月前往英国,居学医时的老师康德黎处,10月11日被清政府驻英公使馆绑架拘禁。是月23日,经康德黎等人奔走营救,得以释放。脱险后,寓居伦敦,著有《伦敦蒙难记》,并经常到英国博物馆的图书馆里看书,广泛涉猎了西方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各类书刊,实地考察德、比、法等国的实际,寻求救国真理,初步形成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思想。
  1897年7月,孙中山取道加拿大到达日本,得到日本友人宫崎寅藏、平山周、犬养毅的支持。1898年秋与梁启超会谈。1899年在日本东京、横滨、长崎等地作各种联络和策动工作,准备再次举行起义。1900年10月委派郑士良、陈少白、史坚如等人发动惠州起义,因弹尽援绝失败。
  从成立兴中会开始,孙中山就把武装夺取政权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这是很可珍贵的思想。虽然再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但孙中山并没灰心,更加积极地在欧、美、日本等地华侨和留学生中进行工作,积聚革命力量,准备着进行新的斗争。
  1905年,孙中山由欧洲再到日本,以兴中会和以黄兴会长的华兴会为基础,联合其他革命分子,于是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政党,他被推举为总理,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创办《民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学说,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奋斗目标。
  同盟会成立后,在和改良派展开大论战的同时,孙中山积极在国内外发展同盟会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发动了一系列更大规模的反清起义。首先是1906年在醴陵、浏阳和萍乡的起义。第二年,即1907年,很快出现了武装起义的高潮。从1907年5月到1908年4月,在孙中山的策动和领导下,同盟会在华南沿海和沿边地区还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这就是1907年5月的广东潮州黄冈起义,6月的惠州七女湖起义,9月的钦州、廉州、防城起义,12月的广西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的钦州马笃山起义,4月的云南河口起义。这些起义虽连续失败,但是孙中山仍不动摇,继续坚持以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的斗争。
  其后于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党人在广州仓促发动起义,结果又惨遭失败。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孙中山语),大批优秀的革命党人在此役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事后,由慈善机构收殓了七十二具烈士遗体(其中花县烈士十八人)葬于黄花岗,故称是役为“黄花岗之役”。
  笔者于60年前,被广东省教育厅直接分配到花县二中教历史,曾奉命下乡作乡土历史调查,访问过“黄花岗之役”花县二位姓徐的生还义士,其中一个为时年73岁的徐钖流、另一个叫徐焕辉。徐焕辉还交出他参加起义时所带去的大钩刀一把与我交与花县有关单位,说这就是当时他用以和敌人厮杀作拼死斗争时所用的唯一武器。他还说是役起义失败后,起义领导人黄兴果断地自斩三个手指以矢永志不忘。广州各医院不敢收医受伤的起义领导人黄兴,后黄兴潜到香港医治,一位素不相识的女护士自己冒称是黄兴的爱人,日夜细心护理黄兴。后来,黄兴感其诚,和该护士结了婚。
  孙中山所发动和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和推翻清政府奠定了基础。
  三、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共和国的缔造者和捍卫者
  在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的领导和推动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当天晚上,起义军占领武昌。11日晚和12日晨,驻汉阳和汉口的新军起义,革命首先在武汉取得胜利。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25个省区中,已有15个省宣布独立,清政府的统治,陷于土崩瓦解。
  是年12月25日,长期在国外进行革命活动的孙中山由欧洲回到上海。由于他在革命中的威望,29日经在南京举行的十七省代表会议,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扬州一位80多岁的萧姓盐商,求见总统。问他有何事,说只想看看民主气象。他见了孙中山行三跪九拜礼节,孙中山连忙将他扶起,说:“总统在职一天就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萧问疑:“总统若是离职后呢?”“总统离职之后,又回到人民的队伍里,和老百姓一样。”萧氏听完兴奋异常:“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孙中山被迫于1912年2月13日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荐袁世凯以自代。14日,参议院同意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样,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而归于失败了。
  孙中山卸任后,一次与友人游览杭州,当地警察厅派人跟随警卫,随行马湘发现后报告孙中山:“有两个警察从车站跟着我们来到这里,说是来保护贵人的。”孙中山随即上前对警察说:“警察职务是维持地方治安,我是一个平民,为何要跟来保护?快回去执行你们的任务吧!”孙中山从革命之初(1897)自称“余为世界之平民”伊始,到倡导“平民革命”,再及平民总统,平民品格,确是出类拔萃了。
  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召集骨干分子会议,主张武力讨袁,7月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8月失败后,逃亡日本。1914年7月8日,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任总理,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15年10月25日与宋庆龄结婚,同年派胡汉民、陈其美、居正、朱执信、于右任分赴各地布置讨袁军事。1915—1916年的护国运动,使袁世凯帝制活动失败。1917年发起护法战争,反对段祺瑞的废弃《临时约法》,9月1日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被选为大元帅,下令出师北伐。1918年5月,军政府改组为七总裁会议制,只给孙中山以总裁的虚名。孙中山拒绝就职,离开广东。1919年6月,著作《孙文学说》公开出版。10月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10月29日,粤军攻克广州。12月29日,孙中山回到广州,重新组织军政府。1921年4月7日,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决议成立中华民国正式政府。同年5月5日,就任非常大总统,接着派军队击败桂军,占领广西,12月抵达桂林,组织大本营,准备北伐,同时接见了苏联专使马林。1922年4月,孙中山把大本营移往韶关,誓师北伐。6月1日回到广州,坐镇后方。是月16日,粤军陈炯明发动叛乱,举兵围攻总统府。孙中山脱险后,8月赴沪。期间会见共产党人李大钊、林伯渠和苏联特使越飞,并决心改组国民党。
  四、孙中山晚年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923年2月,孙中山南下广州,3月重组广州大元帅府大本营,复任大元帅。1924年1月20日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大会宣言。会议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会后有系统地演讲三民主义。同年2月派廖仲恺、蒋介石等人筹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4月12日发表手订的《建国大纲》25条,把建国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他又把发展电白博贺港,定为三等港以建设的规划写进了《建国方略》。9月5日,移大本营于韶关,发表《北伐宣言》,训练军队,做好北伐准备。11月10日,应冯玉祥之邀,决定北上,发表《北上宣言》,提出对内召开国民会议,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13日抱病离粤北上,12月4日经上海,转道日本抵达天津,31日进入北京。1925年1月26日入协和医院治疗,确诊为肝癌,2月18日转往狮子胡同行辕,3月12日逝世。其灵柩安放于北京西山碧云寺,1929年6月1日移葬南京中山陵。遗著编有《孙中山全集》、《中山全书》、《孙中山选集》等。
  (作者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