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7-11-10期 第B4版:史鉴

明朝不注重保密工作而丧失了最后的机会

  崇祯上位后没有过一天好日子,前辈们留了个烂摊子要收拾,更要命的是北边的后金,南边的起义军,将其夹在中间,左挨一拳、右受一脚,只有招架之功,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由始至终疲于应付。崇祯虽然有点自视甚高、刚愎自用,还好崇祯也是个励精图治、节俭尽责之人,在其夙兴夜寐、力挽狂澜下,履行了一个优秀“消防员”的职责,用十年的时间遏制了各类大火的蔓延。崇祯十年的时候,老奸巨猾的内阁首辅温体仁下台了,朝廷迎来了一位能人,至死都能获得猜疑多心的崇祯信任的人,此人就是明未重臣杨嗣昌。
  面对内乱,杨嗣昌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镇压农民军,形象地说,“四正”就是陕西、河南、湖广、江北四个正面战场;“六隅”就是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六个敌后战场,形成十张大网,将农民军围而歼之。杨嗣昌曾对崇祯说:“大明若亡,必亡于流寇”,按杨嗣昌意思,消灭“中原群盗”,收拾民变是当务之急,要把“十张网”张好,就得先稳定边患,与后金先议和。对于议和,杨嗣昌没有明说,隐晦地提了出来,得到了崇祯的认可,私下就开始工作,秘密派人接触皇太极。后金分析当时的现状,认为也没有拿下明朝的十足把握。面对明朝来人,皇太极表态:“如有确议,则撤兵东归”。可是,崇祯将议和提到议事日程上时,遭到满朝的反对;杨嗣昌认为议和是战略需要,有前车之鉴,大汉、大宋等都干过此事。可大明朝的臣子哪能低下这个头,杨嗣昌更是被言官黄道周骂了个狗血喷头,崇祯感慨:“大事几成,为几个黄口书生所误,以至于此!”崇祯虽然降了黄道周的职,但在生死存亡面前没能坚持“刚愎”,搁置了议和,丧失了一次喘息的机会。
  幸运的是,在后金等待消息的过程中,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发挥了奇效,把李自成打得包括自己仅剩十七人,逃到了商洛山中。崇祯无比兴奋,回想自己就任后的十年历程,感慨万千,面对今日之成绩,幻想再有十年,将能平定内忧外患;但刚按下葫芦又起了瓢,在议和这件事上,皇太极认为被明朝羞辱了,便对明朝发起了一次猛攻,直接干到了密云。崇祯又一次举全国之力,仓皇招架,战斗英雄卢象升也在此役光荣阵亡,才勉强逼退了后金。崇祯十五年,议和再次进入崇祯的战略思维,这个事交给了陈新甲去办,可惜陈新甲不懂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将议和的密函放在办公桌上,服务人员以为是《塘报》,认为是边关送来的战情,给下发传抄了出去。这么重要的事情,突然被公之于众,一时群臣哗然,陈新甲遭到弹劾,气急败坏的崇祯没有放过陈新甲,但议和又一次搁置,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次机会就此丧失了。
摘自《搜狐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