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7-10-27期 第B4/B5版:撸起袖子加油干 振兴发展看茂名

奋力打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升级版

化州谱写新农村建设新篇章

  本报记者 温国 罗安然 通讯员 陈灏 邱志兴 郑盛雄 曾国荣
  “小康路上不让一户落下,不让一人掉队。” 今年来,省委、省政府吹响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号角后,化州市乘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东风,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突出“点、线、面”结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稳步实施,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省定贫困村创建示范村等重点农村工作开展,奋力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打造了笪桥高志塘村、莞塘村、林尘坦塘村、石湾博带村等一批美丽乡村。
  
  落实“四个坚持” 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化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茂名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多措并举,强化监督,狠抓落实,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去年,该市已有8318户11118人实现脱贫,脱贫户数占总贫困户数60.5%,脱贫人数占总贫困人口36.2%。
  坚持精准推进,以上率下强攻坚。化州市将脱贫攻坚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去年以来,该市先后组织召开了9次全市大型精准扶贫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攻坚脱贫工作。化州市农业局(扶贫办)每年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布置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并成立九个督查组,每月至少到镇到村2次,督促指导推动工作加快开展。同时,与各镇(区、街道)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签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责任书,逐级落实责任。制定了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实施方案、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2016-2020年)等文件。落实帮扶责任,39个贫困村当中,省安排珠海市帮扶29个村,省直、中直单位帮扶6个村,茂名市帮扶4个村。302个非贫困村当中,由茂名市直单位帮扶26个,其他分散贫困户较多的144个非贫困村的贫困户由化州市安排市直单位接对帮扶,其余贫困户较少的132个非贫困村的贫困户由所在镇(区、街道)自身帮扶。落实结对帮扶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驻村干部和村第一书记。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贫困户实行重点结对帮扶,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行联系帮扶。强化督查,该市成立督查组多次对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及时反馈存在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
  坚持精准帮扶,聚焦产业促增收。该市把产业作为贫困农民稳定增收的第一抓手,逐村定方案,逐户抓帮扶,切实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政府部门、帮扶单位积极筹集资金,在新安镇蛇塘村委会实施光伏扶贫项目。该项目建成后能为该村每年带来6.5万元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其收益将全部归属村集体所有,再由村集体统一分发给贫困户,为该村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是化州市推进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一个缩影。该市因地制宜,因贫施策,组织发动引导贫困户大力种植化橘红、百香果、藿香、牛大力、蔬菜和发展养殖菜牛、蛋鸡、光伏发电等产业,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目前该市已审核通过集中帮户项目计划180个、分散帮户项目计划2675个,各镇、村正在抓紧组织实施建设。为了让更多农副产品销往外地,增加困难群众的收入,9月8日至11日,在珠海市星园市场成功举办了化州市精准扶贫成果展暨化州市农副产品推介会,展示一年多来化州市扶贫成效的同时,联系了化州市51家优质企业共40多种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参展,促成珠海和化州两地8对企业达成逾1500万元的合作意向,并签署合作协议。展会组织精心、规模空前、效果突出、社会反响良好。
  坚持精准保障,强化政策抓落实。该市紧紧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不断加大投入,保障贫困群众生活。对符合条件的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8915户贫困户(除无户籍人员外)100%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落实贫困户子女教育补助,该市相对贫困户子女在校生7619人,属该市辖下的义务教育和高中、中职(含技校)的7197人,已全部落实生活费补助。落实危房改造,全市有危房改造需求的贫困户共4977户,纳入2016年危房改造计划的1105户和纳入2017年改造计划提前改造的无劳动力户2659户共3764户,在今年春节前已全部建设竣工。落实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各项医保政策报销后的合规医疗费用按照不低于70%的比例给予补助,实现资助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坚持精准监管,严明纪律保攻坚。切实强化纪律,严格监管,着力管好干部、管好项目、管好资金。制定精准扶贫开发项目资金使用监管细则,建立从扶贫开发项目申报、审核、公示、实施、验收、评估,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到责任追究的全程监管措施。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积极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办法,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从扶贫开发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和项目管理费用,不得以任何形式抵扣或变相抵扣应下拨扶贫开发资金。严格执行扶贫工作问责制度,对扶贫工作推进缓慢、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在全市进行通报,限期整改;对未完成年度任务的镇(区、街道)和帮扶单位,对其主要领导进行约谈。今年以来,化州市纪委和扶贫办对推进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落后的11个镇(区、街道)和5个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依托资源优势 加大投入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
  化州市高度重视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作,围绕“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完成建设”工作目标,依托“一园二库一山”等资源优势,认真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推进规划设计,深入开展“村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积极探索奖补激励和融资机制,将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开发、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启动了博带等5个核心村建设工程,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辐射带动山枭等52条自然村建设。
  整合部门资金齐力共建。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原则,大力整合农业、水利、交通、住建、国土、林业、环保、旅游、文化体育、扶贫开发等职能部门资金,全力倾斜省级示范片建设。各村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由农业、国土部门解决;村村通自来水项目资金、有关移民村的工程项目资金由水利部门解决;村村通公路硬底化建设资金由交通部门解决;村内文体设施建设资金由文体部门解决;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资金由住建部门解决;村与村公路绿化、村内道路绿化、五条中心建设村小公园绿化等建设资金由林业部门解决。目前整合全市各部门资金6000多万元投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以奖代补激活内生动力。积极探索建立示范片建设“以奖代补”机制。在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基础上,明确工程建设、奖补标准,通过竞争性安排把工程发包权、组织施工和质量监管交给村民理事会,通过村民理事会发动外出乡贤捐资、群众筹集资金、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大家集资干,贷款干,实现“政府引导,农民唱戏”,真正体现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和建设主体,产生事半功倍的效应。如博带村,以温冠峰为代表的博带村党小组一班人筹资投劳,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先后建设了环村公路及路灯、办公楼、拦河坝、博带剧场、荷花池、博带河绿道、榕树群观景点、文化中心及天君堂历史纪念馆等文体、水利、交通基础设施。
  多模式融资放大效应。充分发挥“一园二库一山”等资源优势,以土地入股、众筹农业等多种发展模式合力共建。通过打包组合融资,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项目为牵引,融资推进石湾街道、良光镇、新安镇整体城镇化建设。在示范片专项资金带动下,吸纳民营企业、外出乡贤投身项目建设,以1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带动实现10亿元甚至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最大限度实现资金放大效应。
  
  干群同心 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今年来,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号角吹响后,化州市积极响应,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抓手,出台措施,强力推进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目前,该市39条省定贫困村围绕总体目标,不等不靠,先行先试,统筹整合资源,重点打造南盛蒲山、丽岗镇安连片示范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如火如荼。
  建立领导组织机制。在省召开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会议结束后,化州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把新农村建设及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列为化州市委、市政府“一把手”工程,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以化州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化州市四套领导班子挂钩联系工作制度,先后出台了《化州市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总体方案》、《化州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省定贫困村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百日大行动实施方案》、《化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代补”激励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保证了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持续深入。同时,该市于9月19日召开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暨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会议提出,将围绕“三年一段、连续三段、九年完成”的总体目标,按照3年净化整治、3年美化提升和3年文明达标的步骤要求,扎实有序推进,力争到2025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会上,化州市委书记黄永,市委副书记、市长谭剑锋对该项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会后,各镇(区、街道)也纷纷召开动员大会,制定“三清三拆三整治”实施方案。黄永、谭剑锋每月多次深入到贫困村,对精准扶贫、新农村示范村进行专题调研了解,指导推动工作开展。
  突出农民主体实干。化州市充分发挥村委理事会作用,鼓励动员外出乡贤返乡,利用自身的威望和影响力,带动群众齐心协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突出抓好村庄“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在省定39条贫困村中选取5条贫困村作为重点示范推进、选取16条贫困村作为重点推进。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整治农村杆线无序乱象。鼓励村民开展村道、庭院及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实行清旧补绿、拆旧建绿,改善村容村貌,打造美丽村庄。值得一提的是,化州市推行实施制定土地证明书,经镇村两级签字盖章后发放到村民手中,很好地解决了村民担心土地丢失的后顾之忧。该市在“三清”、“三拆”过程中,核发的土地证明书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至今化州市省定贫困村39条,20户以上的自然村共470条,已经发放的《土地使用证明书》超过370份。目前该市39条省定贫困村围绕总体目标,不等不靠,先行先试,统筹整合资源,在全域范围内大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化州市大部分村庄已经开展了“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其中省定贫困村470条自然村中已经有341条村动工清拆,非省定贫困村3490条自然村中已有942条村动工清拆,较好地解决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排等脏乱差问题。
  高标准编制村庄规划。为了加快推进省定贫困村建设步伐,提高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建设水平,化州市在《化州市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各单位责任分工,确定规划项目现状图测绘及规划编制工作采购方案,落实规划编制经费。规划编制经费按每条自然村3万元标准安排,其中,该行政村规划编制费自然村少于8条的安排24万元,多于13条(含13条)的安排39万元,规划现状图测绘费按照每条行政村8万元安排。目前,39条省定贫困村大部分已聘请了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拓宽渠道大力宣传。化州市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充分利用网站、报纸、电视、广播、简报、微信群等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报道,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市、镇、村三级同时编发政策解读小册子和画页,解读中央、省、市新农村建设政策,让干部、群众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标准、方法、措施。建立争先创优机制,开展清洁镇、清洁村、五星家庭等评选活动,推动形成了镇(区、街道)、村、户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化州,在激流勇进中谱写着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而今,我们走进化州广大农村,处处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强劲的脉搏正在跳动,蓬勃的激情正在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