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7-10-26期 第B2版:民生/热评

专家“把脉”整治更科学

  三清三拆三整治
  建设美丽新农村
  陈有育(市区)
  茂名日报近日报道,为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化州市北部山区播扬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树典型定规范,干群同心,积极推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全面铺开。与此同时,该镇还善于借助外力,请来省城专家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旨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贵在“破旧立新”,“三清三拆三整治”正是切合这一工作要点,不过,“破旧立新”关键还是要在“破”基础上的“立新”,这样,新规划新蓝图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专家更有发言权。让专家出谋划策将更有针对性,定位会更精准、更科学。
  走好统筹路,下好一盘棋。“三清三拆三整治”是个综合治理工程,其与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精准扶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紧密相连;与乡村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和农产品特色等密切相关。若单凭某一方面人力物力容易顾此失彼,有了专家的把脉,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可以减少治理的漏洞和失误,让治理更具综合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为乡村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把钥匙就开一把锁,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为了减少工作的盲目性,“三清三拆三整治”要注重针对性、方向性和目标性,对此,我们的整治不能照搬别人已有的经验,有了专家的整体规划,就能因地制宜,从乡村的实际出发,根据乡村环境特点,充分考虑到乡村的乡土风情和风俗习惯等,甚至可以细化到房屋结构的优化,考量房屋的抗震、防洪、采光、通风等质量、安全及科学的问题,这样细化和切合实际的治理工作,村民得到的实惠将会更多、更明显,也更易得到村民的认同和支持,如此,我们的治理效率和效果也将会大大提升。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促进乡村的内涵、可持续发展,避免在治理过程中出现千篇一律、“千村一面”的墨守成规局面,借力专家帮忙,集思广益,可以抓住乡村的特点和特征,挖掘乡村特色发展的元素和历史文化的元素,注入新时代新农村发展的新元素,这样,既能留住乡愁,又能着力打造“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彰显乡村经济发展特色,擦亮乡村经济发展的品牌,以促进乡村可持续、有内涵地发展。
  荀子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善于借力,发挥专家智慧,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利于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彰显特色,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