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7-07-17期 第2版:热评

今日观察

学赶惠州要有紧迫感

  

蔡湛(市区)
  茂名日报近日以九个版结集成叠的高规格重磅推出《对标惠州看茂名》深道报道,引起读者极大关注。这是采访组跑新区、看新城、入企业、进社区,对惠州市产业发展、实体经济、创新驱动、新区建设等全方位多视角采访、观察与思考的成果,凝聚着本土新闻人创造性落实市委作出对标学习惠州决策的智慧与心血。尤其是系列报道看惠州思茂名,夹叙夹议,由表及里,力透纸背,予人学技悟道的有益启迪,彰显了主流媒体的引导力与影响力。
  对标学赶惠州,要有借鉴标杆先进经验,取长补短迎头追赶,寻找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紧迫感。作为经济总量名列全省第五的珠三角“第三梯队”排头兵,惠州的许多成功做法值得效仿,但了解学习他们的现代理念、科学思维、战略眼光,才能得其精髓学到根本。
  首先,要学习惠州洞察大势抢抓机遇的眼力。眼光决定成败,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崛起,主导产业的选择至关紧要。从《对标惠州看茂名》中,我们了解到惠州、茂名GDP于2002年同时突破500亿元,并且茂名还略高于惠州,而2016年惠州GDP达到3412亿元,比居于粤东西北首位的茂名多了近800亿元。惠州实现跨越式发展,除得益于珠三角的地缘优势外,关键在于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两大产业的选择与兴起。上世纪九十年代,惠州抓住国际重化工业向亚太地区转移的难得机遇,引入中海油惠州石化、中海壳牌等大项目,一举成为千万吨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的国内举足轻重的炼化基地;抓住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换代、国内生产能力布局调整的良机,培育出TCL、德赛、华阳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近年来,惠州又构建起汽车与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等新产业,使快速发展有了坚实的产业支撑。这告诉我们,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善抓机遇步步领先,错失机遇,步步被动。今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与资源加工、特色纺织、医药与健康、金属加工及先进装备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这是抢抓产业调整机遇、承接珠三角生产力外溢和发挥本土资源优势的科学决策。瞄准这一发展方向,在更大的视野上寻觅商机,眼光独到快人一步,以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做优特色产业撬动“多核”发展,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这样,后来居上就会由愿望变为现实。
  其次,学赶惠州要有咬定目标、心无旁骛的定力。一位哲人说:“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在智商,而在于坚持。”今天惠州发展成果瞩目,但背后的艰辛和开拓者的百折不挠拼搏又有多少人知道。记得二十多年前,惠州正在谋划发展大石化,大亚湾石化工业新区负责人在考察茂名石化工业时说:“广东不少地区都要上石化,竞争非常激烈,但实力最强的是茂名,我们要以茂名为追赶标杆。”在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的历程中,惠州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等多次风浪和挑战,但始终咬定目标不动摇不懈怠。其间,尽管领导班子变动换届,但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决心不变,历经风雨砥砺前行终于实现跻身国内石化工业前列的目标,当年的“追兵”变成了今天的“标兵”。这种可贵的发展定力,正是我们当前最需要的。市场竞争和区域发展尤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退。只有锐意进取,克难制胜,以先进为坐标反思不足,才能保持自强不息态势。市委主要领导多次要求各级干部要有“钉钉子”精神,用意之一就是既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又要锲而不舍,埋头苦干,以滴水穿石抓铁留痕的韧劲干一件成一件,以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取信于民。这是《对标惠州看茂名》的点睛之笔,也是茂名实现弯道超车振兴崛起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