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7-03-17期 第B4版:荔风

村中石桥

  ■郑球
  茂南区鳌头镇飞马双湖村的中间,有座石桥,是建村时造的,到现在已有七百左右年历史了。桥的北端和南端,各有一湖。桥上,人来往频繁;桥下,水长流不息。村民视石桥为历史文物、风水宝地,十分珍爱。
  石桥,是观景的平台。从石桥出发,依次是南湖的东岸,首先是第三大龙眼树丛,树五株。最大的一株,已超百岁了,它紧靠石桥,树干向湖微倾。果实未成熟时仰着头让阳光照射;成熟了便低下头让浓叶覆盖。很少受到台风伤害,果实不甚大,但肉厚且很甜。接着是株高大的红花树,满树的花,像火炬般竖立着,十分耀眼。往后又是一百多岁的龙眼树,它树干高一米处,开杈两支,直指蓝天,果实像冰糖般清甜。与龙眼树相挨是株柚树,又圆又绿的柚子一累累地从枝头上往下垂。这与隔邻的红花,一红一绿,一竖一垂,既对比鲜明,又相映成趣。东岸之末,是几株开满黄花的嘉丹树,树身低矮,常有成群的孩童在树上嬉戏。
  南湖西岸,迎面是笔者老家的龙眼树和榕树,龙眼树已有一百一十岁高龄,笔直的树干高五米,直径一米,果实大而甜。两树树冠相触,形成绿色空中走廊。榕树高十三米,树冠覆盖一亩多,宽敞清幽。良禽择木而栖,鱼眼丸、八哥、啄木鸟、猫头鹰是榕树的常客。我常在家门口看到斑鸠是在榕树上唱歌的,但声音却像在隔湖的龙眼树那里传来。最奇的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全国游泳比赛在茂名举行那天了。下午四时,我看完比赛回到家门口,乍见榕树上聚集了数以百计的喜鹊,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整株榕树沸腾了。其间有八哥想回榕树聊聊,但到了半途,发现情况不同便掉头飞走了。鱼眼丸则直奔榕树旁边,确知难以入伙,才改飞他方。喜鹊的盛会,何时开始我不知道,我见它们热闹到了六时才散场。
  榕树之后是牛奶树、杨桃树、菠萝树和水缨树。翠鸟喜在水缨树上吃鱼和虾。与水缨树接近是一大丛簕竹,簕钉和叶子一样多,人人敬而远之,但白鹤视此为安居之所而筑巢育子,使双湖人有缘听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的高音;看到鹤背负青天,翱翔太空的雄姿。簕竹后是宣统公的门口。此公种植的十多株木芙蓉秋天开花,浓艳灿烂,映红了半个南湖。南湖有鲤、鲫、鲮等鱼,青虾经常成群在湖边横目开钳,大摇大摆。
  北湖的东岸,为首是第二大龙眼树丛,共八株。已一百一十五岁了的一株龙眼树,紧靠石桥北端,树冠一半盖在水沟的上空。果大肉厚清甜而结实,足与储良广眼相媲美。接着是一竿以百计的大石竹丛。每到夏季,繁阴生凉,清香沁人,是避暑的好地方。这石竹丛,在月光下,竿竿坚持距离,玲珑清晰。风来了,枝枝摇旗,叶叶呐喊。正是“皓月无幽意,清风有激情”啊!石竹的北侧,是两株垂柳。细叶茂密,含烟积翠;枝条纤长,婀娜多姿。常有美术爱好者来此写生,有人创作了“柳浪闻莺”,有人绘就了“细柳鸣蝉”的画作。东岸之末,是株像罗伞样美的龙眼树,在旁边的文化室里,勤于习字读书的郑铮诗、郑国器、郑郁等青年,累了常爱在树阴下歇息和散心。
  转看北湖西岸,在石桥北侧,是一株一百二十多岁的龙眼树,树干之高大,树冠之茂美,为全村树中翘楚。为独市卖高价,年年都等到七月十四——鬼节才开摘的果实,皮老黄而润泽,且局部出现灰霜,果肉厚实甜中兼有蜜味。才十岁的树的小主人郑虾妹,上树摘果不同寻常。他不是抱着树干往上爬,而是抓着低矮枝条攀登的,动作像猴子般灵敏。接着是公爷五爹的果园。园里种有蕉、桃、李、柚等果树,但最多的是石榴。人们在园里可品尝到皮黄心红香甜可口的石榴佳果,又可观赏在枝头唱歌的羽毛美丽的尖髻郎珍禽。果园北侧,是最大的龙眼树丛,共二十株树。春夏之交,聚集了无数的蝉,鸣起来声势浩大。在一列青高竹的掩护中,出现了郑同才公的家。他家门口草垛旁,一头水牛时不时地发出高亢响亮的吼声,展现了南北两湖岸边可贵的农家风光。到了龙眼树“老大”了,一百三十岁的它,依然枝多叶茂,果实爽脆清甜,深受人们赞赏。
  北湖末尾,是一亩方田。田与湖毗连,田里种满慈菇。北湖几乎全为莲占有。如盖翠叶,挤得如绿色云层,繁多的花朵,就像在绿色云层里闪烁着红色的星星。浓烈的芳香,远飘十里。蜂和蝶纷纷在叶间穿行,在花里钻动。蜻蜓众多,有的在空中盘旋飞翔,有的贴近湖面低飞点水,也有在小荷尖角上站立张望的。这些小精灵,给莲湖增色,平添动感,更富诗情画意。
  伴随南北两湖美如锦绣般的景物,还绽放一朵灿烂异常的文学奇葩。
  在北湖东岸垂柳旁,屹立着一座拱门“德门”。清末廪生吴川人吴洛符题写的对联曰:“绿柳成阴思靖节;青莲盈沼仰濂溪。”慈菇田西北角,挺立一座精致庄重的土地神庙——太平境。“太和昭万古;平治洽双湖”是清代举人化州李履正所作的对联。紧靠慈菇田西,耸峙着一座高大的门楼,它与“巽公读易处”书房相连,号谓“外翰第”,联曰:“外堂振铎;翰苑谈经。”是清代举人电白那楼村郑继楷题撰的。还有无名氏给文化室写了一副对联:“闲来临晋帖;兴到读唐诗。”这些对联,令人回味,每年春节由著名书法家书写,更显联、字俱佳,相得益彰了。
  石桥,是弈棋的场所和说故事的讲坛。常常有人坐在桥旁走象棋和牛角棋等,但我最喜欢人们在这里讲文学故事。郑国器住在石桥边,擅长书法,也熟点文学掌故。一个晚上,他说:北宋时,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东坡对鲁直说:“为什么我俩每次饮酒都遇上佛印到来这么巧,今天我俩由一向在屋里饮改在湖上船里饮试试看。”鲁直说此计甚妙。当晚便将备好的酒肴神秘兮兮地带上船,并将船撑出湖心停泊。对酒当歌,东坡和鲁直相约各做一首四言四句的短诗,规定第一、二句写眼前景物,第三、四句重复,要取自《四书》中的句子。东坡仰望天空,率先吟道:“乌云散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鲁直俯视湖面,接着吟道:“浮萍散开,游鱼出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正当东坡和鲁直举杯欲饮之际,巧藏在舱底的佛印自感该现身了,于是高声吟道:“舱板顶开,佛印出来。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东坡和鲁直先是对这一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感到惊奇,旋又与老朋友佛印一起开怀畅饮了。像这样艺术水平高、趣味性强的文学故事,我在石桥听了不少。
  以上所述还不是双湖村自然景观和文学气氛的全部,但已铺开了清丽的一幅图卷。双湖,好一个可樵、可渔、可耕、观、可思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