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7-02-13期 第B4版:论丛

茂名加快区域融合发展的理论探索

  

王志军
  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也提出,要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开放发展实际上是两个层面,对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交流往来、合作发展是开放,对内立足本地、拓展空间,推动区域融合发展也是开放。当前,在区域经济“带状”“圈状”发展的大背景下,茂名如何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区域融合发展的切入点,是对内开放发展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茂名过去推进区域合作长期面临现实难题
  茂名地处粤桂琼三省核心地带、粤西几何中心。但长期以来,这种区位优势仅停留在概念层面,没有真正成为集聚发展要素的强大磁场;相反,因交通长期落后,反倒成了劣势。2013年之前的十年,基本是茂名交通建设停滞的十年。十年间,虽然建成洛湛铁路、茂湛铁路等交通项目,但因为条件所限,两个项目都没能发挥应有作用,真正能集聚要素、带动发展的大项目一个都没有。落后的交通,低下的效率,致使外面的先进要素引不来、本地优势资源出不去。同时,还造成产业和城市发展上“两大欠账”:产业上,石化产业一业独大,地方工业势单力薄;城市中心城区首位度低,空间狭小,功能不全,管理滞后。“三大欠账”更像“三座大山”,压制了茂名加快发展的动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在较低水平,使茂名在区域合作上既没有内在动力,也缺乏外部条件,区域合作更多停留在参加展览会、交流会等形式的层面。
  二、茂名加快区域融合发展的条件趋于成熟
  近年来,在省的振兴发展战略的强力实施下,通过一系列大项目牵引带动,茂名迎来了发展进程中的一次拐点,进入由发展低位向中高位回升跃进时期,为区域合作创造了基础和条件。
  从经济体量看,对外合作有了较厚实的经济支撑。区域经济学认为,伴随经济规模的扩大,区域经济联系的空间也会不断扩大 。 2015 年 ,茂 名 实 现GDP2445.6亿元,在全国地级以上市中排第80位;2016年则达2636.7亿,增长7.1%,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速虽有所放缓,但总量连续16年居粤东西北首位,而且在环北部湾、桂东南等市当中也处于首位,说明茂名经济发展的基础厚实、增长有力。规模的持续做大,也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增强了集聚各方资源的能力。
  从交通发展看,区域合作的交通条件加快改善。过去五年,茂名交通建设投资330亿元,是茂名交通投入最多、项目建设最集中的时期。大运量、快速化交通设施的规模化建设,使茂名加快融入全国发展版图。向北通过包茂高速打通了北上通道,向东通过深茂铁路、汕湛高速将密切与珠三角联系,向西通过茂湛铁路和合浦铁路连接到北部湾,再加上湛江机场的迁建,以及市内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交通这个茂名以往的痛点、软肋,正逐步恢复元气、焕发活力,成为茂名开放发展的强大支点。
  从产业发展看,产业向外寻求市场有了内在需求。在宏观经济下行及石化行业普遍产能过剩背景下,石化产业经历高速增长后逐步过渡到平稳增长时期。作为茂名支柱产业的石化产业,必须进行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以寻求新的市场出路。依托优势资源引入优质企业延伸下游产业链,成为石化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粤西农批、六韬珠宝、粤西服批等一批具有区域产业性质和区域品牌影响的企业加快成长,还有现代农业、高岭土等矿产资源业发展等等,依靠自有资源自我发展已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借助对外合作,拓展市场空间、互通有无、扩大投资。
  从城市建设看,城市形象为区域合作加分助力。一系列城市新片区及水东湾新城区开发建设,极大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提升了发展承载力。富有滨海城市特色的新产品、新项目、新景观越来越多。过去脏乱差的城市顽疾,小散弱的城市格局改造提升。传统的工矿业城市,逐步蝶变为一个日新月异、充满魅力的滨海新城市。城市在参与区域合作中的名片效应日益突出。
  同时,开放发展是大势所趋。从北部湾经济圈、泛珠合作到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国性区域合作深入推进,协同发展人所共识。在区域合作大背景下,埋头发展没有出路。茂名必须顺势而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在优势特色领域主动走出去,寻求新机遇,培育新动力。
  三、茂名加快区域合作的路径探索
  综合上述分析,无论是内部条件还是外部环境,茂名谋求区域合作的机遇趋于成熟。以茂名与梧州市为例,这是茂名与区域内城市签订的第一个全面合作协议,开启了茂名参与区域合作的新篇章,恰是茂名有能力推动区域合作的有力注脚。这里,就茂名参与区域合作发展,提出七方面建议:
  (一)树立开放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必须改变故步自封的思想观念,走出自我发展的小圈子,更加主动自觉地走出去寻求机遇、分享资源、互利共赢;要善于学习借鉴他山之石,把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推动茂名发展的成功实践;要有务实合作的态度和精神,本着互利双赢的态度,把合作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推动合作见实效、有成果。
  (二)做深做实前期工作。茂梧合作之所以取得良好开局,并逐步深化合作成果,关键是前期调研实,把握了双方合作意愿、确立了共同关注的问题、明确了务实工作机制。因此,要打有准备之仗,重视合作前期的摸底调研,找准双方契合点、兴趣点、突破口,把双方真正有合作前景和合作需要的领域找出来、谋划好。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争取双方合作最大公约数,探索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推进合作长期性、持续性,避免短期行为。
  (三)发挥好企业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要在区域合作中甘当先行军、排头兵,树立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竞争意识,主动参与区域性产品交流会、商洽会、展示会、对接会,注重市场拓展。比如粤西农批,既把茂名特色农产品销售到对方市场,又将对方特色农产品引入茂名市场,做到互通有无、互为市场、利益均沾。还要注重树立品牌,大力推广茂名特色产品、拳头产品、优势产品,推动形成“茂货”市场优势。
  (四)选择优势领域先行走出去。茂名属于后发地区,优势产业、产品不多,在开展区域合作上要讲策略、讲方法。在容易取得突破并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比如旅游、农业方面,引导这些行业先行走出去,形成先导效应和影响力,以此带动更多“茂货”走出去。同时,注重市场培育,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拓展合作领域,把区域合作引向深入。
  (五)发挥商会、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茂名在外经商办企业的人数众多,在西南、华南等多地都建有茂名商会。这是茂名开展区域合作一大优势。要借助这些商会熟悉当地情况、市场影响大的优势,帮助茂名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开拓当地市场,推动商会在招商、宣传、推介、市场拓展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行业协会同样应该担当起茂名对外合作的先行军,发挥行业引导、组织发动、教育培训作用,推动更多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六)充分发挥交通先导作用。目前,包茂高速茂名段已经通车,未来几年,深茂铁路、汕湛高速、云茂高速也会相继开通。届时,茂名将因交通的极大改善创造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要抢重大交通项目建成通车机遇,完善道路配套设施,加强产业谋划,发展道口经济、旅游经济、农业经济。对在建重大交通项目,要提前谋划,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抓好三次产业发展的基础配套工作,特别要做好道路沿线土地规划,控制土地开发强度,为未来发展留足发展用地,严禁无序开发。
  (七)抢抓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机遇。当前,北部湾经济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湛茂阳临港经济带业已成为省的战略,这些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有一些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茂名要根据自身定位,找准与各区域内经济契合点,积极谋划有关工作,尽量向区域发展的政策靠,向有利于区域合作的方向靠,争取共享相关发展的政策,释放政策红利。
  (作者单位:茂名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