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6-11-08期 第B4版:荔风

永远的长征 永新的精神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塈“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随笔

  • 镌刻着红色记忆的五山梯田,我们来了! 羊城晚报记者 郑迅 摄<br>

  最近,应韶关市委宣传部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之邀,我赴韶关参加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文化记者走进粤北暨‘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
  连续4天的行程,穿行在莽莽粤北的群山腹地,感受历史意蕴的氤氲之间,我以文化记者的视角,对80年前的长征与当今的新长征进行了辩证的思索:传承与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是一个关乎社会与民生的宏大命题,但需要呈现的,不是提纲挈领式的律条,而是实实在在的回归群众路线,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的辐射和带动,考量的是各地各部门不忘初心,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奔康致富新征程上的具体实践,及其带来的民生福祉。
  重走长征路,是一趟信仰之旅。

——题记

 
红军桥头百年古榕 枝繁叶茂傲视苍穹
 仁化县长江镇陈欧村委会营下村有一座古石桥——红军桥。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仁化县长江镇时经过此桥,并在营下村休整3天,后人因此将古桥称为“红军桥”。长江镇,营下村,这些本与红军长征无关的称谓,却又似乎天然地为长征而生,而桥头傲然屹立着的那一棵枝繁叶茂的小叶榕,默默地与桥相伴,守望和见证着长征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红军桥头,百年古榕下,我们邂逅了一位手持喇叭讲解的50多岁中年汉子——萧生奎,他三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无怨无悔地传承红军长征精神的义举,令我们肃然起敬。
  萧生奎是长江镇一名城管人员,也是一名编外记者,而他“编外记者”的身份,就与红军长征有关,他的微信昵称“丹霞小叶榕”,无疑有着别样的深意。他很坦然地对我说,当年红军长征经过家乡,彭德怀的部队曾经借宿他家,他小时候,奶奶和伯父经常跟他讲红军的故事,讲红军铁的纪律和与当地群众建立起来的鱼水深情,令他幼小的心灵对红军有着无比的爱戴和崇敬。他家兄妹7人,奶奶和伯父唯独对他一个人讲,尽管少小年纪,他还是深深地明白亲人们对他寄予的厚望。
  萧生奎接着说,他和已故老红军萧昌和有着一段情缘。萧昌和是江西瑞金人,原是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即著名的瑞金团)战士,在贵州山区作战时负伤患病留在老乡家养伤治病,痊愈后回到瑞金,得知国民党正在当地伺机追杀他,只好来到长江镇投奔他的舅舅,隐姓埋名生活。瑞金,从此成了他回不去的家乡。直到1987年5、6月份,江西赣州瑞金民政局的干部来调查失散红军,当时在派出所工作的萧生奎带着他乡客人来到了萧昌和的舅舅家。
  萧生奎就这样认识了萧昌和,因为同姓,又比他父亲年长12岁,他对萧昌和以“伯伯”尊称。直觉告诉他,伯伯“有故事”,他很想知道这个“故事”,此后一连5次登门拜访,对方都三缄其口。第6次,他带上党费证。当他恭恭敬敬地把党费证递上,伯伯双眼闪烁着明亮的光彩,而他也在那一刻读懂了这种眼神的内涵:在伯伯那一代人眼里,党员是非常值得尊重崇拜的群体,是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
  日头河上的老红军,红军桥头的小叶榕,因为心中有党,深爱着党,两颗心紧紧连在了一起,相互解读着那份义正情深。
  萧昌和开口了。原来,他来到长江投奔舅舅,听说日头河战役和一些相关细节后,便以挖草药为名,每天带上小锄头,来到日头河西岸山坡上,几经努力终于挖到了江西会昌籍烈士杨衍荣埋下的遗物:十名打阻击战的红军战士的部队番号、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等信息。萧昌和随后从家里墙脚挖出交给萧生奎抄录,这份用土纸和铅笔记下的珍贵遗物才得以宣示世人,而没有被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中。
  萧生奎颇为感慨地告诉我,在此后的二三十年间,他所接触到的老兵中,老红军6名、志愿军3名,还有北二支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区纵队的前身)老游击队员20多名,这些老兵异常低调,从不居功自傲,而是把战争胜利归功于党的政策和高级领导,感恩共产党的沧海恩情。他和老兵们推心置腹,深交后才能让他们讲出自身的战斗故事。而正是老兵们这种厚重博大的胸怀和亲人们未竟的心愿给了他莫大的激励,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将长征精神传承下去。他不但利用业余时间采访了一批老兵,也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审讯当年的伪警长和判死缓的恶棍,得到大量史实材料,撰写了许多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仅去年就写了几万字的红色文章,刊登在当地刊物上,而且还到学校师生中去宣讲,让青少年一代明白我们今天的红色江山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让自己充实、单纯的人生更富有质感。
退伍军人租竹种酒 带领村民致富奔康
  位于乐昌市五山镇深山一隅有一片竹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菁菁翠竹里居然藏着“酒玄机”。
  “60后”张求华是一名退伍军人,上世纪90年代初期,退伍返乡的他依仗山区优势有过多种创业经历,尽管难免挫败,但他却以军人的刚毅挺起自主创业的脊梁,“租竹种酒”,更是让他开启了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新模式。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求华听当地老人讲红军的故事,说起当年红军在经过粤北山区时,由于条件比较艰苦,遂就地取材,用竹筒做成杯子来喝酒。这一看似不经意的情节,却激发了他莫大的兴致,萌生了将菁菁翠竹和美酒文化结合起来制作竹酒的想法。经过3年多卧薪尝胆的实践,2015年终于酿出绿竹酒。这种别出心裁的竹筒酒,被张求华命名为“能哥绿竹酒”。
  绿竹酒的独特,在于它的制作过程:一是优质纯米酒的酿制,二是地窖酒的制作,三是酒竹“联姻”。首先是选用五山特有优质的“竹根水”作为纯米酒酿制的水源。何为“竹根水”?五山镇境内云雾多,日照少,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和沙质黄壤非常适合毛竹生长,“竹根水”就是从大片毛竹林中的竹根流出的水分,甘甜、凉爽、清澈。然后精心挑选五山镇石下梯田优质生态米作为优质纯米酒的酿制粮食,遵循传统工艺酿制。其次是地窖酒的制作,将酿制好的优质纯米酒放入海拔800米左右、生长2年以上的优质毛竹,再采用创新的方法注入生长在高山里无任何污染的毛竹竹腔中,让它与竹共融,自然生长到一定的时间再进行砍伐和销售,其成品色泽淡雅,醇和爽净,既有农村传统酿酒的纯正风味,又有一种淡淡竹香,是地道的原生态绿色产品。
  酒竹“联姻”,也曾经历了“难产”的阵痛。刚开始,张求华将优质纯米酒注入毛竹底部的三节竹腔内,殊不知过了一段时间,所有注酒毛竹都被“醉死”。他内心五味杂陈,厘清思路,洞察秋毫,经过反复摸索和试验,找到毛竹“不胜酒力”的原因后,将酒注入两节竹腔里,终于否极泰来,酒竹从“醉死”困局中突围,全部成活并且生长正常,他也终于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
  张求华告诉我们,竹子能分解米酒中的甲醇,而酒液能吸收竹子中的天然营养成分,而他的租竹种酒、伐竹取酒也颇有创意,以“经济专业合作社+农户”方式进行生产经营,与农户达成协议,“种”酒所用的毛竹每根租价为10元,取酒后毛竹归农户所有,农户再次销售可收入5至6元,原本一根生长2年的毛竹市场价为8至9元,经过绿竹酒制作后售价是15至16元,这样一来,提高了毛竹附加值,直接受益农户58户。此外,酒厂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20个,解决20个困难家庭就业问题。
  说到未来的前景,张求华自信满满地表示,他创业的成功,深受红军不畏艰险精神的激励,他有信心有决心探索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新模式,将绿竹酒做大做强,实现共同致富奔康的夙愿,给贫困山区“三农”问题找到突围的出口。
五山梯田风光无限 历史深处红色记忆
  农业3.0时代,打造自主品牌势在必行,从中亦折射出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五山梯田坐落在五指峰下杨东山山脉,位于乐昌市五山镇石下村委会辖区内,面积2000多亩。这一散发着现代农业文明气息的梯田,却也处处镌刻着历史深处的红色记忆。2014年10月,五山梯田被国家农业部誉为“全国十大美丽田园之一”。
  五山梯田始建于明朝,完工于清朝,这里的梯田一层层从山脚到山顶,一块连着一块,一层接着一层,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的形似圆盆,有的状如葫芦,有的像鞋底,有的似神龟。这里也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历年出土的枪械,存留的箩筐、斗笠等物品,村口墙壁上的红军标语以及保存完好的红军墓,都鲜明地昭示着她是一方红色的土地。
  我们深深陶醉于这片黄澄澄的山间田畴,那是一层层、一级级营建的精神高地。时值深秋,在渐凉的秋风中,金黄色的稻浪仿佛与风嬉戏似的,尽管摇曳出层层包围圈,却总也逮不住风儿的小手或尾巴。而我们的采访队伍,则踏着稻浪逶迤地向山顶进发,稻香缕缕弥漫心房。那一面鲜红的旗帜,被风拨弄得猎猎作响。
  五山镇星火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柏雄是当地村民,20年前离开家乡到珠三角务工,2011年回到家乡时,了解到承载着悠久历史和红色记忆的五山梯田由于长年弃耕,其优质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便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他笃信,这不仅能带旺五山镇经济,还能带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同时带动乐昌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让红色记忆在世人心中更加闪亮夺目。
  2014年,陈柏雄租用石下5个自然村弃耕的600多亩荒田,复垦为梯田后种上水稻,从此美丽梯田焕发新颜,当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同年底,陈柏雄开始筹备设立合作社,并于2015年初注册登记为“乐昌市五山镇星火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他利用互联网与本地优势资源相结合的模式,推出了“五山梯田田园主人”项目,将梯田租给珠三角居民,用认租者的网名命名梯田“田园主人”,并竖立各自的名字牌子。这样,“田园主人”出钱认租,并出钱给当地村民种植和管理,村民在自家门口获得就业机会,“田园主人”也获得了放心的绿色大米。为了让“田园主人”对大米的绿色种植放心,以及吸引更多人关注五山梯田,他还利用微信群、图片、视频、直播等方式,让“主人”参与到生产的过程中来。除种植生态农作物外,合作社还积极发展梯田农业观光旅游,每年的2月至10月,五山吸引了无数观光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陈柏雄通过引导村民开办农家乐、民宿客栈、销售自种农副产品,为父老乡亲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为当地脱贫奔康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如同五山梯田近在眼前的旖旎风光,陈柏雄亲手绘就的现代农业文明的发展蓝图并不遥远。在五山镇新一届党政班子以及扶贫对口单位广东省对台办、广东省民建委员会的支持下,2017年梯田面积将达到2000多亩,还将发展红薯、玉米、蔬菜种植加工,拓展水鱼、竹林鸡等养殖,届时不但丰富了生态农业特色种养业,发展观光旅游第三产业,而且实现了17个自然村全覆盖,全部村民有收入、有事做。
  “明年这个时候你们再来,那场景肯定比现在壮观得多。”陈柏雄开心地邀约。我们的心里瞬间充满金秋的诱惑。
新农村画卷藏缩影 居家养老美好年景
  南雄市乌迳镇田心村坐落于美丽的浈江河畔,这个只有2000多人的村庄,离当年红军入粤第一仗的战场很近。如今,历经80载的时代变迁,该村新农村建设向人们展开了一幅亮丽的画卷,而居家养老则是其中一个缩影,呈现出一派人寿年丰、吉祥和谐的新气象。
  近年来,各地农村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在农村较为普遍,田心村概莫能外。该村60岁以上老人有620人,80岁以上老人28人,21人为独居老人。因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老人们在吃、住、行、医以及精神娱乐方面存在诸多困难,而这一现象成了留守者心头挥之不去的遗憾和外出者无时不在的隐忧。“民心即我心,民意即我意”,为保障老年人健康生活,建立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田心村在镇里率先做出示范。
  田心村新农村建设是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与农村小广场、小公园、小停车场连片建设,主要通过“拆旧建新”和“空心村改造”的方式,将祠堂旁原来已破旧坍塌的泥砖瓦房统一拆除后,再经过统一规划,整合利用土地,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外墙装饰的两层半别墅式住宅群,同时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村文体室等农村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在村民集中居住地,并将多余的宅基地复耕复绿,实现农村的美化、绿化和亮化,提升农村居住环境品味。
  田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总投资200多万,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其中,服务大楼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内设娱乐活动室、阅览室、棋牌室、健身室、医务室、休息室、亲子园等综合服务区。服务中心室外绿化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门球场、室外健身绿地等配套设施,是老人、儿童休闲、娱乐和交流的平台。为保障服务中心的长期运转,该村成立长效机制,外出乡贤共筹资240多万元成立了田心公益基金,基金每年可收入20多万元,用于维护养老服务中心的各项开支。
  拆旧建新,在田心人的观念上是一次吐故纳新。在拆除祠堂旁老房子时,有的群众不理解,总是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不愿意拆除破旧的老房子提供地块整合规划。该村外出乡贤和村、组干部以及老党员、老干部主动参与协调,特别是外出乡贤和村“两委”干部,甚至拿出自己家的房子安置需要房屋的群众,通过他们的集体努力,才最终得以将祠堂旁的老房子整片拆除。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该村充分认识到基础设施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首先建好排水系统,并统一新农村的道路建设,由外出乡贤出资做好新农村统一的户型设计,建造了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氧化池等基础设施。
  田心人为建设村容整洁、生态优美、村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做出了良好示范。
长征彰显道路自信 崭新旅程后继有人
  仁化县城口镇河边街31号和33号,是当年鲜为人知的红军地下交通站。据城口镇政府工作人员黄本洲介绍,“33号”是名为“胜一理发店”的地下交通站,而隔壁的“31号”是打铁铺,以理发、打铁、烧炭为掩护,秘密开展革命工作。由于条件艰苦,工作难开展,一些本地的党员有些动摇。1932年,朱德、彭德怀经过城口时,对城口的党员队伍进行了整顿。1934年,红军智取城口,地下交通站提供了敌人在城口的防御部署情况,立了大功。后因为工作需要,交通站才迁到韶关。如今,31号和33号因年久失修,尽显斑驳沧桑,仁化有关部门正酝酿修复这两处建筑,建成新的红军长征教育基地。
  黄本洲告诉我们,在红军智取城口的战斗中,城口镇退休老教师高芳的父亲曾给红军带过路。高芳当年10多岁,已经懂事,对红军长征应该有一定的理解,如今老人随子女在惠州生活。96岁高龄的高芳老人在电话中告诉我,他是历史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他经常将少年时耳闻目睹的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结合课本和报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也办过墙报和撰写文章,还协助当地关工委进入校园给师生们讲述红军的故事,让下一代铭记历史,珍惜今天。老人说,长征是历史以来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大壮举,红军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夺取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重大胜利,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奇迹。
  4天的采访活动,我们的身边始终活跃着一群青春洋溢、谦虚好学的学生记者,他们的带队人、韶关学院新闻系老师陈文高俨然一位慈父严师,一路上诲人不倦,采访的技巧、新闻的表述、图片的运用、稿件的编排,逐一分析,谆谆教导着他的学生们。
  面对我们的敬佩,陈文高坦言:“这次‘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对我和我的90后大学生来说,是一次深刻和持久的人生体验,短短4天,我们零距离地触摸了80年前那段人类历史伟大的寻路之旅,南雄油山旧址斑白的照片,彰显的是共产党人用信仰铸就的钢铁意志,乐昌五山梯田灿烂的稻穗昭示着红色基因在南粤大地的枝繁叶茂。4天是短暂的,但长征精神的滋养却是永恒的。”
  当我们怀着敬仰之情,登上高峻险要的梅关,回望弯曲崎岖的梅关古道,我情不自禁地在心底默默吟诵着陈毅元帅那视死如归、激情磅礴的著名诗篇《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应向国门悬。
  死后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崖。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梅岭3年的游击战争中,原本已身负重伤的陈毅多次遇险,命悬一线。1936年冬,蒋军企图诱捕未果,遂出动4个营的兵力包围梅岭,陈毅被困山洞20多天,当地百姓相呴以湿。日夜搜山却一无所获的敌人恼羞成怒,放火烧山,熊熊大火顷刻吞没了梅岭,就在烈焰即将烧至陈毅藏身处时,突降倾盆大雨,将大火悉数浇灭。脍炙人口的《梅岭三章》就是在如此惊险的境地中写就的,正如陈毅所言:“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困。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而诗章中所展现出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怕流血牺牲、誓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革命情怀与理想信念,正是当年红军长征精神内核的真实写照。
  丽日蓝天下,巍巍梅岭,以静穆的姿态,缅怀、颂扬着革命前辈的高尚情操和长征胜利的丰功伟绩。抚今追昔,我们体认更深的是民族自信、道路自信,对当年红军长征精神,心存感恩,心存景仰,心存敬畏;而对于今天粤北乃至全国人民革故鼎新、奔康致富的新长征精神,同样心存感动,心存憧憬,心存发奋,并以之告慰前辈,激励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