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5-10-22期 第B3版:军情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

8200辆坦克决战库尔斯克

  • 会战前的德军装甲纵队。<br>

  于1943年8月23日结束的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投入了大批的预备队,使得库尔斯克一带的苏军累计兵力多达264万人、火炮52500门、坦克8200辆,飞机也多达6950架。
  而德军聚集在库尔斯克的德军总兵力为90万人,另外还有2700辆坦克,1万门火炮和2000多架飞机。
  1943年初,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乘胜进攻,收复大量失地,但德军在溃败的同时,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也开始计划向苏军反扑。他主动放弃了一些重要据点,诱使苏军深入,苏军战线越拉越长,而德军却趁机完成了兵力的集结。
  2月19日,曼施坦因指挥刚组建的南方集团军群向苏联西南方面军发起反击。至3月2日,苏联西南方面军遭到重创。3月14日,苏军被迫放弃一个月前刚刚攻占的哈尔科夫,后撤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区。为防止战线崩溃,苏联最高统帅部把第1坦克集团军、第21和第64集团军都调至这些方向。此后,战线趋于稳定。
  曼施坦因的这次反击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形成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苏德双方在此形成僵持,展开一场规模宏大,堪称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
  1943年7月,德军和苏军完成了战略集结,200万大军对垒,一场血腥厮杀一触即发。也就在这时,苏军从战俘口中得知,德军将在7月5日拂晓开始进攻。于是,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先下手为强。朱可夫于5日2时20分下令向德军阵地实施炮火准备,库尔斯克会战以苏军的大规模炮击拉开序幕。
  苏军的进攻出乎德军意料,面对形势突变,德军决定改突袭为强攻,各路进攻的坦克排成楔型,以每平方公里100辆的密度实施冲击,大量步兵紧随其后。120架德军轰炸机也对苏军阵地展开疯狂轰炸。
  面对德军3个师的猛烈进攻,瓦图京不得不取消了原定于7月6日的反攻,将第1坦克集团军的部分坦克布置在防线后方支援步兵进行防守,部分坦克布置在侧翼打击德军。这一天,德国空军出击了超过1000架次,完全压制了苏联空军。经过一天激战,双方损失都很大。
  在6日傍晚,瓦图京向华西列夫斯基请求增援,后者在得到最高统帅部的同意后,把第5近卫集团军的第2和第10坦克军353辆坦克调往沃罗涅日方面军。同时瓦图京接到斯大林的电话,要求不惜一切阻止德军在库尔斯克的突破。
  7日的战斗中,德军未能突破苏军防线。8日,德军继续猛攻,而瓦图京也在计划反攻,为此他向最高统帅部请求把草原方面军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调给他指挥,该请求很快被批准,但这些部队需要几天才能到达。
  在制空权的争夺上,通过7日和8日的空战,苏联空军逐渐扭转劣势,夺取制空权只是时间问题。
  9日是库尔斯克会战的关键一天。瓦图京指挥部队继续在正面抵挡德军向奥博扬推进,同时在两翼连续发动反击,虽然这些反击都被击退,却使德军无法全力攻击主要目标。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斯将军见无法从正面突破奥博扬,便决定先从右翼突破,他命令第2装甲军转向东北的普罗霍罗夫卡。
  接下来的两天,德军的进攻比较顺利,攻到了普罗霍罗夫卡城下,库尔斯克会战的高潮上演了。
  12日晨,苏德双方几乎同时发动进攻。由于德军“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具有射程优势,苏军的T-34坦克不得不开足马力冲向“虎式”坦克,希望发挥出机动性方面的优势。在冲锋的过程中,苏军坦克付出了惨重代价。当双方坦克接近后,战斗变得更加惨烈,坦克一辆辆地被摧毁,但在被毁的坦克旁,双方的坦克兵仍在互相射击,甚至肉搏。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战场上尸横遍野。
  在这天的坦克大战中德军虽然以相对较小的损失,摧毁了更多的苏军坦克,但却没能攻占普罗霍罗夫卡,而随后赶到的苏军援兵使苏军的防线变得更加坚固。
  17日至18日,德国SS装甲军等主力部队逐渐撤出战场。德国SS装甲军希特勒近卫师被调往意大利。德军撤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失去了战斗力,而是由于希特勒丧失了继续同苏联红军作战的勇气和信心。
  历时50余天的库尔斯克会战最终于1943年8月23日以苏军的最后胜利而宣告结束。
  会战后,德军30个精锐师包括7个装甲、坦克师被击溃,其余的遭受重创,损失兵力18万人,损失坦克约900辆,损失火炮和迫击炮3000门,损失飞机3700架。苏军损失兵力80多万,损失坦克6064辆,损失火炮5244门,损失飞机1716架。
  虽然苏军损失的坦克、战机、人员数量都超过德军,坦克的损失数量更是超过德军四倍,但却让苏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在盟国的强大军事工业生产能力的帮助下,苏军遭受的惨重损失很快得到补充,而德军遭受的损失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欧洲战场的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斯大林在评价这场会战时说:“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标志着德国法西斯已经处于覆灭的边缘。”